和灯做朋友(说课稿)-2023-2024学年六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沪科黔科版
主备人
备课成员
课程基本信息
1.课程名称:和灯做朋友
2.教学年级和班级:六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
3.授课时间:2023-2024学年第三周星期二
4.教学时数:1课时
核心素养目标
1.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通过设计不同功能的灯具,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2.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通过动手操作,让学生学会运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利用节能材料设计灯具,促进可持续发展。
4.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通过小组讨论和合作完成灯具设计,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学情分析
六年级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好奇心强,思维活跃,对新鲜事物充满探索欲望。在知识层面上,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科学基础知识,如光的传播、电流的流动等基本原理。然而,由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特殊性,学生在动手操作和实际应用方面可能存在一定差距。
在能力方面,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创新设计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需要进一步提升。在素质方面,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沟通能力和环保意识有待加强。行为习惯上,部分学生可能存在依赖性强、独立思考能力不足的问题。
这些学情特点对课程学习有着直接的影响。首先,学生在动手实践环节可能面临困难,需要教师提供适当的指导和支持。其次,在小组合作中,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将受到考验,教师应引导学生学会倾听、表达和合作。最后,环保意识的培养需要结合实际生活案例,让学生在灯具设计过程中思考如何节能减排,从而提升学生的环保意识。
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充分考虑学生的层次特点,通过设计多样化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同时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团队协作精神,以促进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的全面发展。
学具准备
多媒体
课型
新授课
教法学法
讲授法
课时
第一课时
步骤
师生互动设计
二次备课
教学资源
1.软硬件资源:LED灯条、电池、导线、开关、胶带、剪刀、尺子、彩色卡纸、白纸、铅笔、橡皮擦、彩色笔等。
2.课程平台: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平台,用于发布教学资料和作业。
3.信息化资源:网络搜索相关灯具设计案例、节能环保知识科普视频。
4.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设备(投影仪、电脑)、实物展示、小组讨论、动手实践操作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师以提问的方式引入课题:“同学们,你们在生活中都见过哪些类型的灯具?它们有什么特点?”
(2)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灯具在我们的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们不仅照亮我们的生活,还能美化环境。今天,我们就来探究如何和灯做朋友,设计出既实用又美观的灯具。”
二、新课讲授
1.知识讲解
(1)教师讲解灯具的基本原理,如光的传播、电流的流动等。
(2)介绍不同类型的灯具,如LED灯、节能灯、传统白炽灯等,并分析它们的优缺点。
2.实践操作
(1)教师展示灯具设计的基本步骤,包括:确定灯具类型、选择材料、设计造型、制作灯具等。
(2)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3.创新设计
(1)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设计出既实用又美观的灯具,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节能环保、个性化设计、功能多样化等。
(2)学生分组讨论,提出自己的设计想法,并记录下来。
4.作品展示与评价
(1)各小组展示自己的设计作品,包括设计理念、材料选择、制作过程等。
(2)教师和同学对作品进行评价,指出优点和不足,并提出改进建议。
三、巩固练习
1.教师布置课后作业:设计一款具有节能环保特点的灯具,并说明设计思路。
2.学生完成作业,教师批改并给予反馈。
四、课堂小结
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灯具设计的重要性。
2.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谈谈对灯具设计的认识。
五、拓展延伸
1.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为环保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2.学生讨论并分享自己的观点。
六、作业布置
1.完成课后作业,设计一款具有节能环保特点的灯具。
2.搜集相关资料,了解灯具行业的发展趋势。
教学过程中,教师需关注以下几点:
1.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2.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引导学生学会倾听、表达和合作。
3.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让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有所收获。
4.引导学生关注环保问题,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
知识点梳理
1.灯具的基本原理
-光的传播:光的直线传播、反射、折射等基本概念。
-电流的流动:电路的基本组成、电流的方向、电压和电阻的关系。
2.灯具的类型与特点
-传统白炽灯:工作原理、优缺点、适用场景。
-节能灯:工作原理、节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