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好玩”《有趣的推理》(说课稿)-2023-2024学年三年级下册数学北师大版
课题:
科目:
班级:
课时:计划3课时
教师:
单位:
一、课程基本信息
1.课程名称:数学好玩《有趣的推理》
2.教学年级和班级:三年级下册数学
3.授课时间:2023-2024学年
4.教学时数:1课时
二、核心素养目标
1.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推理的能力。
2.增强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让学生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学习兴趣。
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通过小组讨论和合作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三、学习者分析
1.学生已经掌握了哪些相关知识:
学生在三年级上册已经学习了基本的数量关系和简单的逻辑推理,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他们已经能够进行简单的加减乘除运算,并对简单的几何图形有所了解。
2.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力和学习风格:
三年级学生的好奇心强,对新鲜事物充满兴趣。他们在数学学习上表现出较强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观察力。学习风格上,部分学生偏好直观形象的学习方式,而另一部分学生则更倾向于逻辑推理和抽象思维。
3.学生可能遇到的困难和挑战:
在学习有趣的推理时,学生可能会遇到以下困难:一是理解抽象的推理逻辑,二是将所学知识应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中。此外,部分学生可能在团队合作中表达自己的观点时遇到困难,或者在面对复杂问题时缺乏解决问题的策略。针对这些挑战,教师需提供适当的指导和支持。
四、教学方法与策略
1.采用讲授与讨论相结合的方法,通过生动的实例和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推理兴趣。
2.设计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在模拟情境中运用推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3.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几何图形和数学问题,帮助学生直观理解抽象概念。
4.组织小组游戏,通过“谁来说推理”等互动环节,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约5分钟)
1.激发兴趣:通过展示一系列有趣的数学谜题,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对推理的兴趣。
2.回顾旧知: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学过的数量关系和简单的逻辑推理,为今天的推理学习打下基础。
二、新课呈现(约25分钟)
1.讲解新知:详细讲解本节课的主要知识点,如推理的定义、推理的方法和步骤等。
2.举例说明:通过具体例子,如找出隐藏在数字中的规律、解决简单的数学谜题等,帮助学生理解推理的运用。
3.互动探究: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引导他们通过合作探究,发现推理的技巧和规律。
三、巩固练习(约20分钟)
1.学生活动:让学生独立完成一系列与新课内容相关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教师指导:对学生在练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个别指导,帮助学生解决疑惑。
四、课堂总结(约5分钟)
1.总结本节课的主要知识点,强调推理在数学学习中的重要性。
2.引导学生反思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收获和不足,提出改进建议。
五、作业布置(约5分钟)
1.布置课后练习题,要求学生完成并提交。
2.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寻找应用推理的实例,提高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
具体教学过程如下:
一、导入(约5分钟)
1.激发兴趣:教师出示一张有趣的数学谜题卡片,引导学生思考并解答。
2.回顾旧知: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学过的数量关系和简单的逻辑推理,为今天的推理学习打下基础。
二、新课呈现(约25分钟)
1.讲解新知:详细讲解本节课的主要知识点,如推理的定义、推理的方法和步骤等。
2.举例说明:通过具体例子,如找出隐藏在数字中的规律、解决简单的数学谜题等,帮助学生理解推理的运用。
3.互动探究: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引导他们通过合作探究,发现推理的技巧和规律。
三、巩固练习(约20分钟)
1.学生活动:让学生独立完成一系列与新课内容相关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教师指导:对学生在练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个别指导,帮助学生解决疑惑。
四、课堂总结(约5分钟)
1.总结本节课的主要知识点,强调推理在数学学习中的重要性。
2.引导学生反思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收获和不足,提出改进建议。
五、作业布置(约5分钟)
1.布置课后练习题,要求学生完成并提交。
2.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寻找应用推理的实例,提高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
六、教学资源拓展
1.拓展资源:
-《数学思维训练》系列书籍:这些书籍提供了丰富的数学推理题目,适合学生在课后进行巩固和提升。
-《数学魔术》视频教程:通过观看数学魔术视频,学生可以学习到一些有趣的数学推理技巧,同时也能激发他们对数学的兴趣。
-《数学故事集》书籍:包含了许多数学家的小故事和数学趣闻,有助于学生了解数学的发展历程和数学家的思维方法。
2.拓展建议:
-鼓励学生阅读《数学思维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