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乘、乘加、乘减》(说课稿)-2024-2025学年沪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
授课内容
授课时数
授课班级
授课人数
授课地点
授课时间
教材分析
《连乘、乘加、乘减》(说课稿)-2024-2025学年沪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
本节课选自沪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主要讲述了连乘、乘加、乘减的运算规则及其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这一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的乘法运算基础上进行的,旨在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掌握连乘、乘加、乘减的运算顺序,能够熟练运用这些运算解决实际问题。
核心素养目标
学习者分析
1.学生已经掌握了乘法的基本概念和运算规则,能够熟练进行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运算,同时也了解了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解决方法。
2.学习兴趣方面,学生对数学运算有一定的兴趣,特别是在解决实际问题时,他们能够积极参与并尝试运用所学知识。在能力上,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正在逐步发展,但个别学生可能在运算速度和准确性上存在差异。学习风格上,学生倾向于通过实际操作和互动讨论来理解和掌握知识。
3.学生可能遇到的困难和挑战包括:对于连乘、乘加、乘减的运算顺序理解不深刻,容易混淆;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可能难以将问题转化为数学运算模型;以及在处理复杂问题时,运算步骤较多,容易出错。
教学资源
-沪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教材
-互动式电子白板
-数学练习册
-计算器
-抽象图形卡片
-实际问题情景图片
-班级教学管理系统
-多媒体教学软件
教学过程
首先,我会以提问的方式导入本节课的主题:“同学们,我们在之前的课程中学习了乘法,那么如果遇到一个需要连续进行两次乘法运算的问题,我们应该如何解决呢?”通过这个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并引导他们进入本节课的学习。
1.导入新课
我会先展示一些简单的连乘例子,如“3×4×5”,让学生尝试计算并分享他们的答案。在学生得出正确答案后,我会进一步提问:“你们能告诉我,我们是按照什么顺序来计算这个连乘表达式的吗?”通过这样的问题,引导学生发现连乘运算的顺序是从左到右。
2.探究连乘运算规则
3.学习乘加和乘减
在学生掌握了连乘运算规则之后,我会引入乘加和乘减的概念。我会用具体的例子来解释乘加和乘减,如“4×5+3”和“4×5-3”,并让学生尝试计算这些表达式。
4.实际问题解决
我会展示一些实际问题,要求学生运用连乘、乘加和乘减的运算来解决问题。例如,我会展示一幅图,图中有多个相同的水果篮,每个篮子里有相同数量的水果,然后提问:“如果每个篮子里有4个苹果,一共有5排这样的篮子,那么一共有多少个苹果?”我会引导学生将问题转化为数学表达式,并使用连乘运算来解决问题。
5.练习和巩固
在学生对连乘、乘加和乘减有了初步理解之后,我会提供一些练习题目,让学生独立完成。我会鼓励学生在完成后相互检查答案,并讨论他们的计算过程。
6.小组活动
我会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都要解决一个实际问题,需要使用连乘、乘加和乘减的运算。每个小组将有机会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解决方案,并解释他们的思考过程。
7.总结和反馈
在课程的最后,我会与学生一起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包括连乘、乘加和乘减的运算规则,以及如何将这些规则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我会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挑战,并给予他们反馈和指导。
8.作业布置
作为家庭作业,我会布置一些练习题目,要求学生在家中独立完成。这些练习题目将帮助他们巩固课堂上所学的知识,并提高他们的运算能力。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会密切关注学生的学习进展,确保他们理解并掌握了连乘、乘加和乘减的运算规则。我还会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以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教学资源拓展
1.拓展资源:
-拓展数学故事:介绍数学家如何运用连乘、乘加、乘减解决实际问题的故事,如华罗庚等数学家的故事,以此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数学游戏:设计一些涉及连乘、乘加、乘减的数学游戏,如数学接龙、数学华容道等,让学生在游戏中巩固所学知识。
-数学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参与与连乘、乘加、乘减相关的实践活动,如调查家庭月度支出、计算班级物品总数等,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运用所学知识。
-数学视频资源:寻找一些教育视频,如教学动画、专家讲解等,帮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连乘、乘加、乘减的运算规则。
2.拓展建议:
-鼓励学生阅读数学故事书籍,了解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以及数学家的思维方法。
-在家庭中,家长可以鼓励孩子参与家庭财务规划,让孩子尝试计算家庭月度支出,运用连乘、乘加、乘减的运算。
-学生可以尝试设计自己的数学游戏,与同学分享并一起玩耍,以此提高数学运算能力。
-学生可以观看教育视频,特别是那些包含实际例子的视频,以加深对连乘、乘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