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单元百分数(一)(说课稿)六年级数学上册同步备课系列(人教版)
课题:
科目:
班级:
课时:计划3课时
教师:
单位:
一、设计意图
本节课将带领六年级学生进入“百分数(一)”的学习。通过实际情境引入,让学生感受百分数的意义,理解百分数与分数的关系,掌握百分数的读法和写法。通过丰富的练习,提高学生运用百分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核心素养目标
1.发展数感,理解百分数在生活中的应用,提高对数据变化的敏感度。
2.培养符号意识,通过百分数的读写,增强学生对数学符号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3.培养模型意识,学会用百分数描述实际问题,建立数学模型。
4.增强应用意识,学会运用百分数解决实际问题,提高问题解决能力。
三、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重点:
1.理解百分数的意义及其与分数的关系。
2.掌握百分数的读写方法和计算技巧。
难点:
1.百分数在实际情境中的理解和应用。
2.百分数计算中的复杂问题解决。
解决办法:
1.通过直观教具和实际情境,帮助学生理解百分数的意义。
2.通过逐步引导,让学生在操作中掌握百分数的读写和计算方法。
3.设计分层练习,从基础到提高,逐步突破计算难题。
4.结合生活实例,让学生在实践中应用百分数,增强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资源准备
1.教材:确保每位学生拥有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教材。
2.辅助材料:准备与百分数相关的图片、图表、视频等多媒体资源,用于辅助讲解和演示。
3.实验器材:无特殊实验器材需求。
4.教室布置:设置小组讨论区,提供计算器和白板,便于学生互动和展示。
五、教学过程设计
1.导入新课(5分钟)
目标:引起学生对百分数的兴趣,激发其探索欲望。
过程:
开场提问:“你们知道百分数是什么吗?它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哪些应用?”
展示一些生活中常见的百分数应用场景,如商品打折、天气预报等图片或视频片段,让学生初步感受百分数的魅力或特点。
简短介绍百分数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为接下来的学习打下基础。
2.百分数基础知识讲解(10分钟)
目标:让学生了解百分数的基本概念、组成部分和原理。
过程:
讲解百分数的定义,包括其主要组成元素或结构。
详细介绍百分数的组成部分或功能,使用图表或示意图帮助学生理解。
3.百分数案例分析(20分钟)
目标:通过具体案例,让学生深入了解百分数的特性和重要性。
过程:
选择几个典型的百分数案例进行分析,如统计图表、市场调查等。
详细介绍每个案例的背景、特点和意义,让学生全面了解百分数的多样性或复杂性。
引导学生思考这些案例对实际生活或学习的影响,以及如何应用百分数解决实际问题。
4.学生小组讨论(10分钟)
目标: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过程:
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择一个与百分数相关的主题进行深入讨论,如“如何提高学习效率”或“如何合理分配家庭预算”。
小组内讨论该主题的现状、挑战以及可能的解决方案。
每组选出一名代表,准备向全班展示讨论成果。
5.课堂展示与点评(15分钟)
目标: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同时加深全班对百分数的认识和理解。
过程:
各组代表依次上台展示讨论成果,包括主题的现状、挑战及解决方案。
其他学生和教师对展示内容进行提问和点评,促进互动交流。
教师总结各组的亮点和不足,并提出进一步的建议和改进方向。
6.课堂小结(5分钟)
目标: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百分数的重要性和意义。
过程:
简要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包括百分数的定义、读写方法、计算技巧等。
强调百分数在现实生活或学习中的价值和作用,鼓励学生进一步探索和应用百分数。
7.课后作业布置(5分钟)
目标:巩固学习效果,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过程:
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完成以下任务:
(1)选择一个生活中的百分数问题,进行实际计算和解答。
(2)撰写一篇关于百分数应用的小论文,分享自己的理解和心得。
(3)收集生活中常见的百分数应用案例,下节课分享给全班同学。
六、知识点梳理
1.百分数的概念
-百分数的定义: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数。
-百分数的符号:%
-百分数与分数的关系:百分数可以看作是分母为100的分数。
2.百分数的读写
-读法:先读“百分之”,再读分子。
-写法:先写分子,再写上百分号“%”。
3.百分数的换算
-百分数化成分数:去掉百分号,分母写100。
-分数化成百分数:分子乘以100%,然后去掉百分号。
4.百分数的计算
-百分数的加法:将两个百分数相加,结果仍然是百分数。
-百分数的减法:将两个百分数相减,结果仍然是百分数。
-百分数的乘法:将百分数与数相乘,先相乘再化成百分数。
-百分数的除法:将百分数与数相除,先相除再化成百分数。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