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四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第三单元生活在这里,真好第10课《小鸟与榕树的对话》说课稿粤教版
授课内容
授课时数
授课班级
授课人数
授课地点
授课时间
教材分析
2024年四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第三单元《生活在这里,真好》第10课《小鸟与榕树的对话》通过小鸟与榕树的对话,引导学生认识自然环境的美好,培养关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本课内容与课本紧密相连,符合教学实际,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环保观念。
核心素养目标
培养学生对自然环境的尊重与热爱,提升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达交流能力。通过学习小鸟与榕树的对话,引导学生形成保护环境、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意识,培养关爱生命、尊重生命的态度。
学习者分析
1.学生已经掌握了哪些相关知识:
四年级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积累了一定的观察自然和人际交往的经验,对动植物有一定的了解,能够识别一些常见的鸟类和树木。此外,他们已具备一定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初步的环保意识。
2.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力和学习风格:
学生对自然界和动植物充满好奇心,对环保话题有一定的兴趣。他们具备较强的观察力和想象力,能够通过图画、故事等形式学习新知识。学生的学习风格多样,有的学生善于通过听觉和视觉学习,有的学生则更倾向于动手实践。
3.学生可能遇到的困难和挑战:
部分学生对抽象的自然保护概念理解困难,难以将所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相结合。此外,学生在表达观点时可能存在逻辑不清、语言表达不准确的问题。部分学生可能对环保话题缺乏关注,难以形成强烈的保护环境的意识。因此,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并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帮助学生克服困难。
教学方法与策略
1.采用讲授与讨论相结合的方法,引导学生理解小鸟与榕树的对话背后的生态意义。
2.设计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扮演小鸟和榕树,体验自然和谐共生的场景,增强环保意识。
3.利用多媒体展示自然风光和动植物图片,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并通过互动游戏巩固环保知识。
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环节(5分钟)
1.播放一段自然风光视频,引导学生观察画面中的动植物,提问:“你们喜欢这样的环境吗?为什么?”
2.学生分享自己的感受,教师总结:美好的自然环境是我们共同的家园,我们要珍惜和保护它。
3.提出问题:“如果小鸟和榕树能说话,它们会说什么呢?”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学习兴趣。
二、讲授新课(15分钟)
1.教师讲述《小鸟与榕树的对话》的故事,引导学生关注故事中的环保元素。
2.分析小鸟和榕树对话中的环保观点,如保护树木、节约用水、减少污染等。
3.讨论故事中体现的生态平衡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
三、巩固练习(10分钟)
1.学生分组讨论: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如何保护环境?
2.各组分享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四、课堂提问(5分钟)
1.提问:“小鸟和榕树的对话给我们带来了哪些启示?”
2.学生回答,教师总结:我们要关爱自然,保护环境,与自然和谐共生。
五、师生互动环节(10分钟)
1.教师提问:“如果你是小鸟,你会对榕树说些什么?”
2.学生扮演小鸟,与榕树进行对话,表达自己对环保的看法。
3.教师点评并总结:通过角色扮演,我们更加深刻地理解了环保的重要性。
六、创新教学环节(5分钟)
1.设计环保手抄报比赛,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制作环保主题的手抄报。
2.学生展示作品,教师点评并评选出优秀作品。
七、课堂小结(5分钟)
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环保的重要性。
2.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教师点评并鼓励。
八、布置作业(5分钟)
1.学生回家后,观察并记录家庭中的环保行为,下节课分享。
2.学生思考:如何将环保理念融入到日常生活中。
整个教学过程共计45分钟,每个环节的时间分配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参与度,鼓励学生积极发言,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创新能力。
拓展与延伸
六、拓展与延伸
1.提供与本节课内容相关的拓展阅读材料:
-《大自然的秘密》:介绍自然界的奇妙现象,如鸟类迁徙、树木生长等,激发学生对自然的好奇心。
-《环保行动手册》:提供实用的环保小贴士,如节约用水、减少塑料使用、垃圾分类等,引导学生将环保理念应用到日常生活中。
-《绿色地球行动》:讲述全球环保故事,展示各国在环保领域的努力和成果,拓宽学生的国际视野。
2.鼓励学生进行课后自主学习和探究:
-学生可以收集关于环保的图片和资料,制作环保主题的手抄报或海报,展示对环保的理解和认识。
-学生可以参与社区或学校的环保活动,如植树节、清洁行动等,亲身体验环保实践。
-学生可以调查家乡的生态环境,了解当地动植物资源和环境保护现状,撰写调查报告。
-学生可以学习环保相关的法律法规,了解自己的权利和义务,积极参与环保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