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育才学校科学高中部2023-2024学年度下学期
高二年级期中测试生物学试卷
时间:75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以下是以泡菜坛为容器制作泡菜时的4个处理:①沸盐水冷却后再倒入坛中;②盐水需要浸没全部菜料;③盖好坛盖后,向坛盖边沿的水槽中注满水;④检测泡菜中亚硝酸盐的含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①主要是为了防止菜料表面的醋酸杆菌被杀死
B.②的主要目的是用盐水杀死菜料表面的杂菌
C.③是为了使气体只能从泡菜坛排出而不能进入
D.④可检测到完整发酵过程中亚硝酸盐含量逐渐降低
2.传染性早熟病毒(IPV)是一种导致罗氏沼虾性早熟和生长缓慢的新型病毒,主要侵染罗氏沼虾的神经组织。研究人员利用虾类神经细胞系培养技术来研究IPV病毒与宿主细胞的互作情况,如图是部分培养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IPV病毒与其宿主细胞的代谢类型均为异养需氧型
B.乙过程加入木瓜蛋白酶可将虾类神经组织分散成单个细胞
C.丁过程会出现悬浮或贴壁生长的细胞,可以直接采用离心法进行收集
D.为避免培养过程中杂菌污染,丁、戊过程培养瓶盖必须旋紧以防漏气
3.将蝌蚪肠细胞的细胞核移植到去核的蛙卵中,形成重建的“合子”。有些“合子”发育成正常的蝌蚪,而单独培养肠细胞却不能发育成蝌蚪。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肠细胞不能表达全能性是受某些物质的限制
B.“合子”第一次分裂后形成的细胞已失去全能性
C.“合子”发育成正常蝌蚪的过程中伴随着细胞分化
D.细胞核具有全能性是由于其含有该物种的全套基因
4.大多数哺乳动物的晚期桑葚胚分割后,分离的卵裂球仍具有调整发育的能力,重新致密化使卵裂球重新分布而发育至囊胚。该调节能力随发育进程逐渐减弱甚至消失。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胚胎分割可看作无性繁殖或克隆的方法
B.卵裂过程中所需营养主要来源于培养液
C.桑葚胚及囊胚的内细胞团细胞具有发育的全能性
D.囊胚期细胞出现了细胞分化,但遗传物质未发生改变
5.将马铃薯去皮切块,加水煮沸一定时间,过滤得到马铃薯浸出液。在马铃薯浸出液中加入一定量蔗糖和琼脂,用水定容后灭菌,得到M培养基。M培养基可用于真菌a的筛选,某同学将获得的真菌a利用如图的方式进行稀释,统计甲、乙,丙三个平板中的菌落数分别是110、140和149。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若采用血细胞计数板直接对a培养液进行计数,计数的结果为活菌数
B.若在培养真菌a的培养基中添加一定量的青霉素,可抑制细菌的繁殖
C.选取甲、乙、丙三个培养基的目的是排除无关变量对实验的干扰
D.根据三个平板中的菌落数可推算培养液中真菌a的密度为1.33×107个/mL
6.下图为不同限制性内切核酸酶识别的序列及切割位置(箭头所指),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图示4种限制酶均不能够识别和切割RNA分子内的核苷酸序列
B.若DNA上的碱基随机排列,NotI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切割位点出现频率较其他三种限制性核酸内切酶高
C.使用两种限制酶同时处理质粒和含目的基因的外源DNA可防止二者发生自身环化
D.用酶BglII切出的目的基因与酶BamHI切割的质粒重组后,不能再被这两种酶切开
7.如图表示植株A(杂合子Aa)和植株B培育植株①②③④⑤的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培育植株①的过程为单倍体育种,获得的植株为纯合子
B.选择植物的愈伤组织进行诱变处理获得优质的突变体,未体现细胞的全能性
C.需要通过植物组织培养技术获得的植株只有①③④
D.植株①②④⑤与植株A基因型相同的概率分别是0、0、1、0(不考虑基因突变)
8.植物细胞工程在农业、医药工业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产物的工厂化生产主要是利用促进细胞生长的培养条件,提高单个细胞中次生代谢物的含量
B.植物顶端分生组织附近病毒很少,甚至无病毒,因此人们为了获得抗病毒苗常常利用茎尖进行植物组织培养
C.利用花药离体培养获得玉米幼苗,直接从中选择出具有优良性状的个体,这样能够极大的缩短育种年限
D.快速繁殖花卉的过程中,诱导愈伤组织期间一般不需要光照,此时细胞代谢类型为异养需氧型
9.RNA干扰技术是指小分子双链RNA(dsRNA)可以特异性地降解或抑制同源mRNA表达,从而抑制或关闭特定基因表达的现象,下图是其作用机制,其中Dicer是具有特殊功能的物质,RISC是一种复合体。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A.siRNA和dsRNA分子中的嘧啶数量等于嘌呤数量
B.Dicer和RISC断裂化学键相同,都是磷酸二酯键
C.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