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校园防欺凌教育实施方案(2篇)
为贯彻落实教育部等十一部门联合印发的《加强中小学生欺凌综合治理方案》等文件精神,有效预防校园欺凌事件,建设平安、和谐校园,特制定本校园防欺凌教育实施方案。
工作目标
通过开展校园防欺凌教育活动,增强学生的法治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消除校园欺凌现象,营造良好的校园环境,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工作原则
1.教育为先:加强对师生的法治、道德和心理健康教育,从源头上预防校园欺凌行为的发生。
2.预防为主:完善校园安全管理制度,加强日常监管,及时排查和化解可能引发欺凌行为的矛盾和问题。
3.保护为要:切实保护被欺凌学生的合法权益,避免其受到二次伤害。
4.法治为基:依据法律法规和校规校纪处理校园欺凌事件,做到依法依规、公正公平。
工作内容
1.开展专题教育
法治教育:邀请法治副校长到校开展法治讲座,以案例分析的形式,向学生讲解《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法律法规中与校园欺凌相关的内容,让学生了解校园欺凌行为的法律后果。
品德教育:通过主题班会、团队活动等形式,开展以“友善、互助、尊重”为主题的品德教育,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引导学生学会换位思考,尊重他人。
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健康教师开设心理健康课程和讲座,帮助学生了解青春期的心理特点,掌握情绪调节的方法,提高心理素质,增强应对挫折和压力的能力。同时,组织学生开展心理健康团体辅导活动,促进学生之间的沟通与交流。
2.加强预防工作
完善制度建设:修订和完善校园欺凌预防和处理制度,明确欺凌行为的界定、预防措施、处理流程和责任追究等内容,为校园欺凌防治工作提供制度保障。
加强日常管理:加强校园安全巡逻,特别是在课间、午休、放学后等重点时段和教室、操场、厕所等重点区域,及时发现和制止可能发生的欺凌行为。同时,加强对学生考勤的管理,及时掌握学生的到校和离校情况。
排查矛盾隐患:定期开展学生矛盾纠纷排查工作,通过班主任走访、学生谈心等方式,了解学生之间的关系,及时发现可能引发欺凌行为的矛盾和问题,并进行妥善处理。
密切家校沟通:通过家长会、家长学校、家访等形式,加强与家长的沟通与联系,向家长宣传校园欺凌的危害和预防方法,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积极配合学校做好学生的教育和管理工作。
3.及时处理欺凌事件
畅通举报渠道:设立校园欺凌举报信箱和举报电话,公布举报方式,鼓励学生、教师和家长积极举报校园欺凌行为。
及时调查处理:一旦发现校园欺凌事件,学校应立即成立调查小组,对事件进行全面调查,了解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根据调查结果,按照校规校纪对欺凌者进行严肃处理,同时对被欺凌者进行心理安抚和疏导。
做好后续跟踪:对欺凌事件的处理结果进行跟踪回访,了解被欺凌者的心理状态和恢复情况,确保其不再受到欺凌。同时,对欺凌者进行教育和引导,帮助其认识错误,改正不良行为。
工作步骤
1.宣传动员阶段([具体时间1])
召开校园防欺凌教育工作动员大会,传达上级有关文件精神,部署校园防欺凌教育工作。
利用校园广播、宣传栏、黑板报等宣传阵地,广泛宣传校园欺凌的危害和预防方法,营造浓厚的舆论氛围。
2.组织实施阶段([具体时间2])
按照工作内容,全面开展校园防欺凌专题教育、预防工作和欺凌事件处理工作。
定期对校园防欺凌教育工作进行检查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整改。
3.总结提高阶段([具体时间3])
对校园防欺凌教育工作进行全面总结,总结经验教训,查找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完善校园防欺凌教育工作长效机制,不断提高校园防欺凌教育工作水平。
工作保障
1.组织保障:成立校园防欺凌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由校长任组长,分管副校长任副组长,各部门负责人和班主任为成员,明确各成员的职责分工,确保校园防欺凌教育工作顺利开展。
2.经费保障:安排专项经费,用于校园防欺凌教育活动的开展、宣传资料的制作、心理辅导和法律援助等方面,为校园防欺凌教育工作提供经费支持。
3.监督考核:将校园防欺凌教育工作纳入学校年度考核内容,对工作成绩突出的部门和个人进行表彰和奖励,对工作不力的进行问责。
2024校园防欺凌教育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加强校园安全管理,有效预防和处理校园欺凌事件,保障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合法权益,营造安全、和谐的校园环境,结合我校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教育为先、预防为主、保护为要、法治为基”的原则,加强对学生的法治、道德和心理健康教育,完善校园安全管理制度,建立健全校园欺凌预防和处理机制,切实防治校园欺凌。
工作目标
1.增强学生的法治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提高学生对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