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2《特殊的平行四边形-矩形的性质》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矩形的性质》是本章重点内容之一.它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平行四边形的定义及性质的基础上对矩形的定义和性质进行研究.首先,矩形是平行四边形的一种延伸和发展,它的性质的探索需要借助已学过的平行线和三角形以及平行四边形的相关知识进行探索.其次它又为我们接下来类比学习菱形、正方形等特殊四边形奠定重要基础.此外,矩形的性质还是计算、证明线段相等和角相等的重要依据和方法.因此矩形在本章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同时,矩形又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应用广泛的几何图形,因此,本节课的学习能使学生体会到几何知识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实际生活.
教材的编写及内容的处理.
教材从学生的年龄特征和知识的实际水平,让学生用“观察、猜想、操作、验证、归纳”的方法探索距形的性质.这样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同时也培养了学生主动探求知识的精神和思维的条理性.课件内容沿用课本上的图和例题,适当添加了拓展练习.
二、学情分析
1、学生的已有基础:
学生在小学时对矩形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已经具备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的能力,他们喜欢动手,喜欢思考一些有挑战性的问题,喜欢向别人展示自己的成果.
2、学生面临的问题:
本节是九年制义务教育课本八年级数学第二学期第十八章第二节内容,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已经具备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的能力,他们喜欢动手,喜欢思考一些有挑战性的问题,喜欢向别人展示自己的成果.部分学生对学习数学有较强的兴趣,具有一定的探究数学问题的能力和数学活动的经验,逻辑推理能力较强.但大部分学生要把解题的整个过程表述
完整、清楚比较困难.
因此我确定本节课的重点为:探究并会运用矩形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因此,在教学中抓住学好奇心强、学习积极性高的特点,在得出矩形的性质后,让学生试着推导证明矩形的性质定理,紧接着设计了一些例题和习题,最终引导学生顺利突破了本节课的难点.
三、课时目标
1、课标要求:
理解矩形的概念,以及它与平行四边形的关系;探索并证明矩形的性质定理:矩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对角线相等.根据《课程标准》,依据教材内容和学生情况,确定本节课的学习目标为:
(1)通过一个几何动画演示,描述出矩形的定义,能说出矩形与平行四边形的关系.
(2)通过小组合作观察、猜想矩形的性质,能进行推理证明.
(3)会初步运用矩形的定义、性质来解决有关问题.
2、核心素养目标
本节课旨在培养学生以下核心素养:
(1)掌握矩形性质,提高空间想象能力与逻辑思维能力.(数学抽象、逻辑推理
)
(2)培养观察、分析、归纳问题的能力,提升解决实际问题的数学素养.(数学建模)
(3)增强几何直观,发展几何直观与几何论证相结合的解题技能.(数学运算)
(4)培养合作交流意识,提高团队协作能力,在学习过程中形成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考.(直观想象、数据分析)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1.理解矩形的定义,探索矩形的特殊性质2.应用矩形的性质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
难点:矩形特殊性质的探索及应用.
四、评价任务
针对本节课的三个学习目标,评价任务如下
评价任务一: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矩形的定义,说出矩形不同于平行四边形的特殊性.
评价任务二:准确说出矩形的性质并进行推导证明.
评价任务三:独立思考,完成例题及练习题
五、学习活动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矩形的性质:矩形的对边平行且相等;矩形的对角相等,且均为直角矩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矩形是轴对称图形,对边中点所在的直线是它的对称轴.
1、复习
以提问的形式复习之前学习过的平行四边形的性质.
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叫做平行四边形
平行四边形有哪些性质?①平行四边形的对边平行且相等.②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相等.
③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
2、提出问题,引发思考引言
对一类几何图形的研究,我们常常按照从一般到特殊的思路进行.比如研究了一般三角形后,我们研究了把边特殊化得到的等腰三角形、把角特殊化得到的直角三角形,对于平行四边形我们也延续这样的思路进行研究.
问题(1)把平行四边形的一个内角特殊化——变为90度.会有什么样的特殊图形产生呢?你能给这种图形下一个定义吗?生活中存在这种图形吗?
师生活动:教师利用几何画板进行动态演示,让学生观察从一般的平行四边形到矩形的变化过程,得出矩形的定义: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叫做矩形.
追问:矩形在实际生活中大量存在和应用,这是因为此类图形有一些特殊的性质,你认为矩形有哪些性质?我们如何研究矩形的性质?
设计意图:借助动态变化,让学生直观感知角的变化带来平行四边形的改变.体会矩形是平行四边形角特殊化后的产物,自然引出矩形的概念.通过举例说明,使学生真实感受矩形的广泛应用,激发学习兴趣.
3、探索性质,深化认知
问题(2)如图1,作为特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