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军墓中学课时学历案
3.2.3呼吸作用
学科:生物年级:七年级主备人:审核人:使用时间:
1、学习目标
课标要求:1.通过观察实验,如种子呼吸时释放热量、产生二氧化碳、消耗氧气等实验,锻炼观察能力、分析实验现象得出结论的能力。
2.能详细说明呼吸作用的原料、产物和条件,精准书写呼吸作用的反应式
3.学会运用呼吸作用的原理,解释生活和生产中的实际问题,提升知识迁移和应用能力。
具体目标:1.描述验证呼吸作用的相关实验,分析实验现象,得出结论,培养科学探究的能力。
2.概述呼吸作用的过程.说明呼吸作用的实质。
3.举例说明呼吸作用原理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2、重点难点
1.概述呼吸作用的过程.说明呼吸作用的实质。
2.举例说明呼吸作用原理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3、学习过程
一、激情导入新知旧联
有人故事导入:相传,古代有人把水果藏在地窖里,过了很久拿出来,水果依然新鲜。但有个粗心的人,没通风就直接进地窖,结果晕倒了。这是为什么呢?原来,这背后藏着植物呼吸作用的秘密。今天,我们就一起揭开呼吸作用的神秘面纱。
二、展示目标有的放矢
生命观念:1.结构与功能观:细胞的结构为呼吸作用提供了场所,线粒体作为呼吸作用的主要场所,其双层膜结构以及内膜折叠形成的嵴,增大了酶的附着面积,有利于呼吸作用相关化学反应的进行,体现了细胞结构与呼吸功能的适配。
2.物质与能量观:呼吸作用过程中,有机物被分解,物质从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形式转化为二氧化碳和水等无机物,同时能量被释放,用于生物体的各项生命活动,让学生理解物质变化与能量转换紧密相连。
科学思维:1.归纳与概括:在学习呼吸作用过程时,引导学生对不同生物呼吸作用的原料、产物、条件等进行归纳,概括出呼吸作用的概念和本质。
2.演绎与推理:基于呼吸作用的原理,让学生推理在不同环境条件下,如温度、氧气浓度改变时,生物呼吸作用强度的变化,以及对生物生长发育的影响。
探究实践:实验设计与操作:组织学生开展探究实验,如“探究种子呼吸作用过程中的物质变化”,让学生自主设计实验步骤,选择实验材料和仪器,亲自动手操作,观察记录种子呼吸是否产生二氧化碳、释放热量等。
三、精讲点拨以学为主
课堂组织
任务/环节一:……(分层设计,必学和选学两部分)
一、预习课本,找到通过本节学习,你将知道对应的答案
1.呼吸作用的原料和产物是什么?
2.呼吸作用的实质是什么?
3.呼吸作用原理有哪些应用?
阶段评价一:
1.萌发的种子进行呼吸作用产生。具有使澄清石灰水变的特性。
2.萌发的种子进行呼吸作用吸收。甲瓶中的氧气吸收了。3.呼吸作用反应式:
1、组织学生预习并指导。
任务/环节二……知识精讲——呼吸作用的过程
预习问题1.呼吸作用的原料和产物是什么?
观察思考种子在萌发过程中的能量变化:
讨论1.甲瓶的温度升高,说明萌发的种子能够释放能量,其中一部分能量以热量的形式散失使甲瓶的温度升高。乙瓶的温度没有明显变化,说明煮熟的种子未释放热量。由此推断,只有活细胞才能进行呼吸作用、释放能量。
2.种子在萌发过程中,其中的有机物发生了变化,释放出能量,一部分能量用于种子萌发还有一部分能量以热量的形式散失了。
观察思考种子在萌发过程中的物质变化:
讨论1.二氧化碳具有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的特性。实验中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说明种子在萌发过程中放出了二氧化碳。
2.甲瓶中蜡烛的火焰熄灭了,乙瓶中蜡烛照常燃烧,说明种子在萌发过程中吸收了氧气,导致蜡烛的火焰熄灭。
结论:呼吸作用的原料:有机物和氧气产物:二氧化碳和水
阶段评价二:
植物进行呼吸作用的主要场所是()
A.叶绿体B.线粒体C.液泡D.细胞核
2.植物呼吸作用分解的有机物来自()
A.根从土壤中吸收的B.叶从空气中吸收的
C.光合作用制造的D.呼吸作用合成的
1、组织学生回答预习问题,并对学生的回答做出评价。
2、组织学生进行归纳提升
任务/环节三:知识精讲——呼吸作用的实质
预习问题2.呼吸作用的实质是什么?
呼吸作用的概念;
表达式:
呼吸作用的实质:分解有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