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名校联盟]浙江省温州市苍南县龙港镇第二中学七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 34 草原人家(第一课时)逐水草而居 说课稿.docx
文件大小:22.95 KB
总页数:3 页
更新时间:2025-03-19
总字数:约3.7千字
文档摘要

[名校联盟]浙江省温州市苍南县龙港镇第二中学七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34草原人家(第一课时)逐水草而居说课稿

主备人

备课成员

设计意图

本节课《草原人家(第一课时)逐水草而居》旨在通过讲述游牧民族的生活方式,引导学生了解草原文化和我国北方游牧民族的历史,培养学生的民族认同感和文化素养。通过学习,让学生认识到不同民族文化的多样性和独特性,培养学生尊重和包容不同文化的品质。

核心素养目标

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理解游牧民族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增强对自然资源的敬畏和保护意识;提升历史思维能力,通过分析草原人家的生活方式,学会从历史角度理解社会变迁;培养爱国主义精神,认识到各民族共同创造中华文明的伟大贡献;发展跨文化理解能力,学会尊重和欣赏不同民族的文化特色。

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理解草原游牧民族的生产生活方式,包括逐水草而居的原因和特点。

-掌握草原文化与汉族农耕文化的主要差异,以及这些差异对草原社会的影响。

-通过案例学习,了解游牧民族如何适应和利用自然环境。

2.教学难点:

-理解游牧民族逐水草而居的生活方式对草原生态系统的影响。

-分析游牧民族与农耕民族在文化、经济、社会结构等方面的差异及其历史原因。

-将草原游牧民族的历史背景与现实社会联系起来,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例如,在讲解游牧民族的生活方式时,难点在于让学生理解游牧民族如何根据季节变化迁移放牧,这种生活方式如何与草原的生态环境相适应。在分析文化差异时,难点在于让学生理解这些差异如何反映了不同民族的社会结构和生活方式。通过历史背景与现实联系的教学,难点在于帮助学生理解游牧民族的社会变迁与现代社会的关系。

学具准备

多媒体

课型

新授课

教法学法

讲授法

课时

第一课时

步骤

师生互动设计

二次备课

教学方法与手段

教学方法:

1.讲授法:通过教师讲解,清晰介绍草原游牧民族的生活方式和文化特点。

2.案例分析法:选取具体案例,引导学生分析游牧民族与农耕民族的文化差异。

3.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草原生态环境与游牧生活方式的关系,激发学生思考。

教学手段:

1.多媒体展示:利用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源,直观展示草原风光和游牧生活。

2.网络资源整合:引入相关网站和资料,拓展学生视野,丰富教学内容。

3.情景模拟:通过角色扮演,让学生体验游牧民族的生活方式,增强学习体验。

教学过程设计

1.导入新课(5分钟)

目标:引起学生对草原游牧民族生活的兴趣,激发其探索欲望。

过程:

开场提问:“你们知道游牧民族吗?他们是如何生活的?”

展示一些关于草原风光和游牧民族生活的图片或视频片段,让学生初步感受草原游牧民族的生活环境和文化特色。

简短介绍草原游牧民族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为接下来的学习打下基础。

2.草原游牧民族基础知识讲解(10分钟)

目标:让学生了解草原游牧民族的生活方式和文化特点。

过程:

讲解草原游牧民族的定义,包括其主要生活方式和特点。

详细介绍草原游牧民族的逐水草而居的生活方式,使用地图和示意图帮助学生理解草原的生态环境与游牧生活的关系。

3.草原游牧民族案例分析(20分钟)

目标:通过具体案例,让学生深入了解草原游牧民族的特性和重要性。

过程:

选择几个典型的草原游牧民族案例进行分析,如蒙古族、哈萨克族等。

详细介绍每个案例的背景、特点和意义,让学生全面了解草原游牧民族的社会结构、文化传统和与自然环境的互动。

引导学生思考这些案例对现代社会的影响,以及游牧民族如何适应现代社会的变迁。

4.学生小组讨论(10分钟)

目标: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过程:

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择一个与草原游牧民族生活相关的主题进行深入讨论,如“游牧民族与可持续发展”。

小组内讨论该主题的现状、挑战以及可能的解决方案。

每组选出一名代表,准备向全班展示讨论成果。

5.课堂展示与点评(15分钟)

目标: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同时加深全班对草原游牧民族生活的认识和理解。

过程:

各组代表依次上台展示讨论成果,包括主题的现状、挑战及解决方案。

其他学生和教师对展示内容进行提问和点评,促进互动交流。

教师总结各组的亮点和不足,并提出进一步的建议和改进方向。

6.课堂小结(5分钟)

目标: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草原游牧民族的重要性和意义。

过程:

简要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包括草原游牧民族的生活方式、文化特点、案例分析等。

强调草原游牧民族在历史和文化中的重要地位,以及他们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撰写一篇关于草原游牧民族生活的短文或报告,以巩固学习效果,并鼓励学生在课外继续探索相关主题。

教学资源拓展

1.拓展资源:

-草原生态知识:介绍草原的气候特点、植被类型、动物种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