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花淀》与《小二黑结婚(节选)》赏析说课稿2024-2025学年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中册
课题:
科目:
班级:
课时:计划3课时
教师:
单位:
一、教学内容
本节课选自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中册,主要赏析《荷花淀》与《小二黑结婚(节选)》两篇作品。教学内容包括:了解两篇作品的作者、背景及主题;分析作品中的修辞手法、人物形象、情节安排等;引导学生体会作品中的情感、哲理,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二、核心素养目标
本节课旨在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审美感知和批判性思维。通过赏析《荷花淀》与《小二黑结婚(节选)》,学生能够深入理解作品中的情感表达、人物塑造和艺术特色,提升对文学作品的分析评价能力。同时,通过对比阅读,激发学生的审美情趣,培养对传统文化的尊重与传承意识。
三、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重点:
1.理解《荷花淀》与《小二黑结婚(节选)》的主题思想。
2.把握作品中的修辞手法和人物形象。
难点:
1.深入分析作品中的人物心理和情感变化。
2.对比两篇作品的异同,理解其艺术特色。
解决办法:
1.通过课堂讨论和小组合作,引导学生共同探讨作品的主题和人物心理。
2.结合课文注释和背景资料,帮助学生理解修辞手法的作用和人物形象的塑造。
3.设计对比阅读活动,让学生通过对比分析,总结出两篇作品的异同点,从而突破艺术特色的理解难点。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教学方法:
1.讲授法:结合重点内容,系统讲解作品的主题、人物和艺术特色。
2.讨论法:组织学生围绕作品中的难点展开讨论,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3.演示法:通过角色扮演,让学生体验作品中的情感和人物心理。
教学手段:
1.多媒体辅助教学:利用图片、音频、视频等多媒体资源,增强学生对作品背景和人物形象的理解。
2.教学软件应用:利用文学分析软件,辅助学生进行文本分析,提高分析效率。
3.互动平台:借助在线平台,鼓励学生在线提问和交流,拓展课堂学习空间。
五、教学过程
1.导入(约5分钟)
-激发兴趣:以“大家是否曾经读过描写战争背景下的爱情故事?请分享一下你们的阅读体验。”为话题,引导学生分享阅读感受,激发学生对本节课的兴趣。
-回顾旧知:简要回顾上节课所学的文学鉴赏方法,如人物形象分析、情节结构分析等,为今天的学习做好知识铺垫。
2.新课呈现(约20分钟)
-讲解新知:
1.介绍《荷花淀》与《小二黑结婚(节选)》的作者、背景及主题。
2.分析作品中的修辞手法、人物形象、情节安排等。
-举例说明:
1.以《荷花淀》为例,分析作品中白洋淀妇女的群体形象。
2.以《小二黑结婚(节选)》为例,分析作品中人物的性格特点和情感变化。
-互动探究:
1.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析两篇作品中的人物关系和情感线索。
2.邀请学生代表分享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3.巩固练习(约20分钟)
-学生活动:
1.学生根据所学知识,独立完成一篇关于《荷花淀》或《小二黑结婚(节选)》的读书笔记。
2.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演绎作品中的经典片段。
-教师指导:
1.教师巡视课堂,给予学生必要的指导和帮助。
2.针对学生的练习成果,进行点评和总结。
4.课堂总结(约5分钟)
-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作品的主题思想、人物形象和艺术特色。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5.作业布置(约5分钟)
-阅读推荐作品:《荷花淀》或《小二黑结婚》全文。
-完成一篇关于作品的主题思想、人物形象和艺术特色的读书报告。
-思考并撰写一篇关于“战争背景下的爱情”的短文,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分析。
六、学生学习效果
学生学习效果是评价教学成效的重要指标,以下是从学生方面取得的成效进行详细阐述:
1.知识掌握程度
-学生能够准确理解《荷花淀》与《小二黑结婚(节选)》的主题思想,认识到作品所反映的时代背景和社会意义。
-学生掌握作品中的主要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排比等,能够运用这些手法进行文学创作。
-学生能够识别和分析作品中的典型人物形象,了解人物的性格特点、心理活动及成长变化。
2.文学鉴赏能力
-学生通过赏析两篇作品,提高了对文学作品的艺术鉴赏能力,能够从情节、人物、语言、结构等方面全面分析作品。
-学生能够运用文学鉴赏方法,对其他文学作品进行阅读和分析,提高了文学素养。
3.语文素养提升
-学生在阅读作品过程中,积累了一定的词汇量和表达方式,提高了语言表达能力和写作水平。
-学生通过学习作品中的情感表达和哲理,提升了自身的情感共鸣能力,能够更好地理解人生和社会。
4.思维能力培养
-学生在讨论和分析作品过程中,培养了批判性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能够从多角度审视问题,形成自己的见解。
-学生通过角色扮演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