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一单元第一章第二节调查周边环境中的生物说课稿(新版)新人教版
学校
授课教师
课时
授课班级
授课地点
教具
教学内容
2024-2025学年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一单元第一章第二节调查周边环境中的生物
本节课主要内容包括:了解调查法的基本概念、步骤;学习如何制定调查方案、实施调查;掌握调查数据的整理和分析方法;通过调查活动,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核心素养目标分析
本节课旨在培养学生生物学核心素养,包括:科学探究素养,通过调查活动,提升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操作能力和数据分析能力;生命观念素养,使学生理解生物与环境的关系,形成对生物多样性的认识;社会责任素养,通过社区调查,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明确本节课的核心内容,以便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针对性地进行讲解和强调。
-重点一:调查法的基本步骤。例如,教师需强调调查前的准备工作,包括确定调查目的、选择调查对象、制定调查方案等。
-重点二:调查数据的整理与分析。教师需指导学生如何记录数据、整理数据表格,以及如何通过数据分析得出结论。
2.教学难点
-识别并指出本节课的难点内容,以便于教师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突破难点。
-难点一:如何制定合理的调查方案。学生可能难以理解如何根据调查目的和环境特点选择合适的调查方法。
-难点二:调查过程中的观察与记录。学生可能难以掌握如何准确、全面地观察和记录生物特征。
-难点三:数据分析与结论的得出。学生可能难以理解如何从数据中提取有效信息,并据此得出合理的结论。
教学资源
-软硬件资源:笔记本电脑、投影仪、白板、数据采集器、相机、录音设备
-课程平台:学校网络教学平台
-信息化资源:生物调查相关视频、在线调查工具、电子数据表格模板
-教学手段:实地考察、小组讨论、问卷调查、数据分析软件(如Excel)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师:同学们,我们上一节课学习了生物与环境的关系,今天我们将继续探索这个话题,通过调查周边环境中的生物,来更深入地理解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请大家思考一下,我们身边有哪些生物呢?
(2)学生:回答问题,列举身边的生物。
(3)教师:很好,我们的生活中充满了各种各样的生物。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如何调查这些生物,了解它们与环境的关系。
二、新课讲授
1.调查法的基本概念
(1)教师: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调查法。调查法是生物学研究的重要方法之一,它可以帮助我们收集生物和环境的信息。
(2)学生:认真听讲,记录调查法的基本概念。
2.调查法的步骤
(1)教师:调查法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步骤:确定调查目的、选择调查对象、制定调查方案、实施调查、整理和分析数据、得出结论。
(2)学生:跟随教师,了解每个步骤的具体内容。
3.制定调查方案
(1)教师:接下来,我们学习如何制定调查方案。首先,我们需要确定调查的目的,比如调查某一种生物的分布情况。
(2)学生:思考并讨论,提出调查目的。
4.实施调查
(1)教师:在实施调查时,我们要注意观察、记录生物的特征和环境因素。例如,我们可以记录生物的数量、种类、生长状况等。
(2)学生:跟随教师,进行实地调查,记录观察结果。
5.整理和分析数据
(1)教师:调查结束后,我们需要整理和分析数据。比如,我们可以制作数据表格,统计不同生物的数量和种类。
(2)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整理和分析调查数据。
6.得出结论
(1)教师:根据分析结果,我们可以得出结论。例如,我们可以得出某种生物与环境因素之间的关系。
(2)学生:跟随教师,总结调查结果,得出结论。
三、课堂活动
1.小组讨论
(1)教师: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以下问题:如何制定一个合理的调查方案?如何记录和分析调查数据?
(2)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各自的想法。
2.实地调查
(1)教师:现在,我们将进行实地调查。请同学们分组,选择一个调查地点,调查该地点的生物和环境。
(2)学生:分组进行实地调查,记录观察结果。
3.数据分析
(1)教师:调查结束后,请同学们将数据整理成表格,并进行分析。
(2)学生:整理数据,分析结果。
四、课堂小结
(1)教师:今天我们学习了调查法的基本概念、步骤以及如何制定调查方案、实施调查、整理和分析数据、得出结论。
(2)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总结调查法的重要性。
五、作业布置
(1)教师:请同学们完成以下作业:
-撰写一篇关于调查法的小论文,内容包括调查法的定义、步骤、应用等。
-设计一个调查方案,调查学校周边的生物和环境。
(2)学生:认真完成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六、课后拓展
(1)教师:同学们,课后可以进一步探索以下问题:
-如何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