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单元第10课《左右逢源--滚动、字幕与层的使用》-说课稿2023—2024学年清华大学版(2012)初中信息技术八年级下册
科目
授课时间节次
--年—月—日(星期——)第—节
指导教师
授课班级、授课课时
授课题目
(包括教材及章节名称)
第3单元第10课《左右逢源--滚动、字幕与层的使用》-说课稿2023—2024学年清华大学版(2012)初中信息技术八年级下册
设计意图
本节课《左右逢源--滚动、字幕与层的使用》旨在通过讲解和实践,使学生掌握网页设计中滚动效果、字幕效果以及层的使用方法,提升学生的网页设计能力和创意思维。结合八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本节课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创作出具有个性化特色的网页作品。同时,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团队协作能力,为后续课程打下坚实基础。
核心素养目标分析
本节课的核心素养目标在于培养学生的信息处理能力、创新思维以及信息伦理意识。通过学习滚动、字幕与层的使用,学生将提升信息技术的实际应用能力,锻炼逻辑思维与问题解决能力。同时,本课程鼓励学生创作个性化网页,激发其创新意识与创造力。在实践过程中,培养学生遵循信息伦理原则,尊重知识产权,形成良好的信息素养。这些目标的实现,有助于学生形成适应数字化社会发展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重点:掌握滚动效果、字幕效果的制作方法以及层的使用技巧。
难点:1.理解并运用CSS样式实现滚动和字幕效果。
2.掌握层的使用和层与层之间的交互。
解决办法:
1.对于滚动效果和字幕效果的制作方法,通过现场演示和分步骤讲解,让学生跟随操作,确保理解并掌握关键步骤。
2.使用案例教学法,结合具体网页实例,讲解CSS样式的应用,使学生能够直观地看到效果,并通过实践加深理解。
3.对于层的使用,采用互动讨论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层在实际网页设计中的应用场景,通过小组合作完成层交互的设计任务,教师提供个别指导,解决学生在操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4.安排课后练习,巩固课堂所学,并鼓励学生自主创新,制作个性化的网页效果。
教学资源
-软件资源:网页设计软件(如Dreamweaver)、代码编辑器(如SublimeText)
-硬件资源:计算机、投影仪、白板
-课程平台:学校信息技术教学管理系统
-信息化资源:教学PPT、案例网页素材、CSS样式参考手册
-教学手段:现场演示、案例教学、小组合作、个别指导
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环节(5分钟)
1.创设情境:展示几个具有滚动字幕和动态层效果的网页实例,让学生直观感受这些效果在网页设计中的应用。
2.提出问题:同学们,你们知道这些网页效果是如何实现的吗?你们想在你们的网页中加入这样的效果吗?
3.激发兴趣:告诉学生本节课将学习如何制作滚动字幕和动态层效果,引导学生对即将学习的内容产生兴趣。
二、讲授新课(15分钟)
1.讲解滚动效果:使用PPT展示滚动效果的实现原理,通过现场演示,让学生跟随操作,实现一个简单的滚动字幕效果。
-用时:5分钟
2.讲解字幕效果:详细讲解CSS样式在字幕效果中的应用,通过案例展示不同样式的字幕效果。
-用时:5分钟
3.讲解层的使用:介绍层的基本概念和用法,通过现场演示,展示层与层之间的交互效果。
-用时:5分钟
三、巩固练习(10分钟)
1.练习滚动效果:布置一个简单的滚动效果任务,让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回指导。
-用时:3分钟
2.练习字幕效果:让学生尝试在已有的网页中添加CSS样式,实现字幕效果。
-用时:4分钟
3.层的使用练习:分组讨论,每组设计一个包含层的交互效果的网页布局,教师提供个别指导。
-用时:3分钟
四、师生互动环节(10分钟)
1.学生展示:邀请几名学生展示他们在练习环节中完成的作品,其他学生进行评价。
-用时:4分钟
2.问题解答:教师针对学生在练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解答,确保学生理解并掌握所学知识。
-用时:3分钟
3.能力拓展: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网页设计中,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用时:3分钟
五、课堂总结(5分钟)
1.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2.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探索和实践,提升自己的网页设计能力。
3.布置课后作业:制作一个包含滚动效果、字幕效果和层交互的网页,下节课进行展示和评价。
总用时:45分钟
知识点梳理
1.网页设计基础
-网页的基本构成元素
-网页设计与布局原则
-HTML和CSS的基本语法
2.滚动效果实现
-使用HTML标签`marquee`创建滚动字幕
-通过CSS样式`animation`实现自定义滚动效果
-JavaScript中的滚动效果实现方法
3.字幕效果制作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