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六单元 课外古诗词《潼关》说课稿 新人教版.docx
文件大小:15.67 KB
总页数:3 页
更新时间:2025-03-19
总字数:约3.4千字
文档摘要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课外古诗词《潼关》说课稿新人教版

一、教学内容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课外古诗词《潼关》说课稿新人教版

本节课教学内容为《潼关》。本诗选自《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课外古诗词,是一首描写潼关关隘雄伟壮观景象的诗歌。通过学习这首诗,学生可以了解古代关隘的历史背景,感受诗人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同时提高学生鉴赏古诗词的能力。

二、核心素养目标分析

本节课旨在培养学生以下核心素养:首先,通过鉴赏《潼关》这首诗歌,提升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引导学生感受古典诗词的艺术魅力;其次,通过分析诗中的意象和情感,培养学生的文化理解能力,增进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的认同;最后,通过讨论诗歌中的历史背景和地理特点,增强学生的历史意识和社会责任感,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山河的情感。

三、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重点:

1.理解《潼关》诗歌中的意象和意境,把握诗人表达的情感。

2.分析诗歌的结构和韵律,体会古典诗词的音乐美。

难点:

1.理解诗歌中蕴含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

2.学生对古典诗词的鉴赏能力不足,难以深入理解诗人的情感和意境。

解决办法与突破策略:

1.通过多媒体展示潼关关隘的历史图片和视频,帮助学生理解诗歌中的历史背景。

2.引导学生通过注释和背景资料,逐步理解诗歌中的文化内涵。

3.采用小组讨论的方式,让学生分享对诗歌意象和情感的理解,共同探讨诗歌的艺术特色。

4.结合诗歌的韵律和节奏,引导学生感受古典诗词的音乐美,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

5.通过对比阅读,让学生体会不同诗人对同一景物的不同表达,拓展学生的思维视野。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教学方法:

1.讲授法:通过教师详细讲解诗歌的创作背景、意象分析、情感表达,引导学生初步理解诗歌内容。

2.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鼓励学生分享自己对诗歌的理解和感受,培养合作学习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3.演示法:利用PPT展示潼关关隘的历史图片和诗歌意境,增强学生的视觉体验,激发学习兴趣。

教学手段:

1.多媒体辅助:运用多媒体课件展示诗歌内容、诗人背景、地理风貌等,丰富教学资源,提高教学互动性。

2.音频播放:播放古典音乐或朗诵诗歌,让学生在听觉上感受古典诗词的魅力。

3.实物展示:如有条件,可展示与潼关相关的实物或模型,加深学生对诗歌意象的理解。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一首描写古代关隘的著名诗歌——《潼关》。在开始之前,请大家先闭上眼睛,想象一下,如果你们穿越时空,来到了这座雄伟的关隘,会看到怎样的景象呢?现在,请大家睁开眼睛,让我们一起走进《潼关》的世界。

二、自主学习

1.请大家翻开课本,认真阅读《潼关》这首诗,试着用自己的话概括诗歌的内容。

2.思考:诗歌中哪些词语或意象让你印象深刻?为什么?

3.预习课文注释,了解诗人的生平和创作背景。

三、课堂讨论

1.教师提问:这首诗描绘了怎样的潼关景象?

学生回答:雄伟壮观、气势磅礴。

教师点评:同学们的概括很准确,接下来,我们来具体分析诗歌中的意象。

2.教师提问:诗歌中哪些意象让你感受到了诗人的情感?

学生回答:山河、烽火、关城等。

教师点评:很好,诗人通过这些意象,表达了对祖国山河的热爱和忧国忧民的情怀。

3.教师提问:诗歌中的“望断南飞雁,哀鸣绕关城”这句诗,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学生回答:表达了诗人对远方的思念和对战争的忧虑。

教师点评:同学们分析得很到位,诗人通过这句诗,抒发了自己对和平的渴望。

四、诗歌赏析

1.教师提问:这首诗的语言有何特点?

学生回答:朴实无华、意境深远。

教师点评:同学们观察得很仔细,诗歌的语言简洁明了,却富有意境。

2.教师提问:诗歌的韵律有何特点?

学生回答:平仄分明、朗朗上口。

教师点评:很好,这首诗的韵律优美,读起来令人陶醉。

3.教师提问:这首诗的结构有何特点?

学生回答:四句一联,对仗工整。

教师点评:同学们分析得很准确,这首诗的结构严谨,富有节奏感。

五、拓展延伸

1.教师提问:如果让你用一句话概括这首诗的主题,你会怎么写?

学生回答:热爱祖国山河,忧国忧民。

教师点评:同学们的概括很到位,这首诗的主题正是如此。

2.教师提问: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如何践行这首诗的主题?

学生回答:热爱祖国,关心国家大事,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教师点评:同学们的回答很深刻,这首诗的主题不仅具有历史意义,也具有现实意义。

六、课堂小结

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了《潼关》这首诗歌,了解了诗人对祖国山河的热爱和忧国忧民的情怀。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我们要时刻铭记这首诗的主题,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七、布置作业

1.请大家回家后,背诵《潼关》这首诗。

2.查找有关潼关的历史资料,了解这座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