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2课 原始农耕生活 (共30张PPT).ppt
文件大小:1.66 MB
总页数:30 页
更新时间:2025-03-19
总字数:约1.89千字
文档摘要

第2课原始农耕生活1

目标导学一:原始农业的开展2

河姆渡氏族距今约7000年,生活在多水、潮湿的长江中下游地区,现在的浙江余姚河姆渡村半坡氏族距今约五六千年,生活在黄河流域的黄土高原,现在的陕西省西安市半坡村3

河姆渡遗址目标导学二:河姆渡人的生活4

河姆渡居民的房屋有什么特点?这与当地的自然环境有什么关系?干栏式建筑,以木结构为主。当地处于长江中下游地区,气候温暖湿润,这种房屋利于通风防潮。5

河姆渡遗址归纳半坡遗址发现的地点、时间,并探讨地理环境与半坡遗址产生的关系?距今7000年左右;当时的长江流域,气候温暖湿润,雨水充分。6

合作讨论:〔1〕河姆渡人居住的房屋式样是怎样的?〔2〕在生活中种植的主要农作物是什么?〔3〕饲养哪些家畜?〔4〕制作的农业工具中最为典型的是什么?〔5〕学会了制作什么器物?7

〔1〕房屋建筑—干栏式建筑干栏式建筑是中国最早的木构建筑,对中国古典建筑产生了重要影响。8

〔2〕发现大量人工栽培水稻遗迹长江中下游是亚洲稻的起源地之一9

〔3〕饲养家畜—猪、狗和水牛为主〔4〕典型的农业工具—骨耜〔5〕制作器物—陶器、玉器、乐器骨哨10

目标导学三:半坡居民的生活西安半坡博物馆是中国第一座史前遗址博物馆。11

半坡遗址半坡遗址呈椭圆形,总面积约5万平方米,包括居住区、制陶窑场和公共墓地三局部。居住区内房屋密集地排列着,中间一座规模很大的长方形房屋是氏族的公共活动场所。居住地的周围有一条宽深各五米的壕沟,在居住区和沟外的空地上,分布着各种形式的窑穴,是氏族的公共仓库。12

思考:半坡人的房屋有什么特点?这与当地的自然环境有什么关系?半地穴式房屋。半坡遗址处于黄河流域,冬季比较寒冷,夏季炎热,半地穴式的房屋冬暖夏凉。13

西安半坡遗址归纳半坡遗址发现的地点、时间,并探讨地理环境与半坡遗址产生的关系?14

陕西西安东部半坡村一带;距今约6000年;当时的黄河流域,气候温暖,适宜人类居住。15

合作讨论:〔1〕在人类不断进步的过程中,半坡人居住的房屋式样是怎样的?〔2〕在生活中学会了制作什么?〔3〕种植什么?〔4〕饲养什么?〔5〕使用什么?16

〔1〕居住区—半地穴式圆形房屋17

〔2〕生产工具—磨制石器18

〔3〕种植作物—粟〔4〕饲养家畜—猪和狗〔5〕生活用具—陶器,彩陶最具特色19

半坡遗址出土的人面鱼纹彩陶盆图片欣赏20

21

半坡的原始纺织业22

总结归纳:河姆渡居民和半坡居民在生产生活上的异同点?半坡居民河姆渡居民不同点地理位置黄河流域长江流域距今年代距今约6000年距今约7000年房屋样式半地穴式干栏式生产工具骨器、角器骨耜种植作物粟水稻相同点①处于相同的社会开展时期;②都以农业为主要生产形态;③都会建造房屋,过定居生活;④都普遍制作和使用磨制石器、陶器等23

合作探究:阅读教材《我国原始农耕时代主要遗址图》,答复以下问题:〔1〕我国原始农耕的代表性遗址除了半坡遗址外,还有哪些?这些遗址的分布有什么特点?主要有河姆渡、红山、良渚遗址等;这些遗址主要分布在大江大河的中下游,因为河流的中下游地势平坦、宽阔,水源充足、土地肥沃,便于进行农业生产。24

〔2〕指出半坡遗址和河姆渡遗址所处地理环境的差异?半坡人生活的黄河流域,气候枯燥较为寒冷,雨水稀少;河姆渡人居住的长江流域,气候温暖湿润,雨水充分。25

〔3〕这种地理环境差异是如何影响作物种植的?明确不同的自然地理环境孕育出不同特点的原始农耕典型。北方枯燥的气候适宜粟等旱地作物生长;南方湿润的气候适合水稻的生长。26

〔4〕这种地理环境差异是如何影响房屋建筑的?地穴式房屋有利于放风、保暖适合北方的气候条件;干栏式房屋既通风又防潮,下层还可以饲养家畜。27

课堂小结原始农耕生活半坡居民居住区河姆渡人原始农业的开展生产工具生活用具房屋、水井农业生产雕刻艺术28

随堂训练1.以下现象不符合历史史实的是〔??〕

A.北京人使用天然火????????????????B.半坡人使用耒耜耕地

C.山顶洞人使用骨针缝制衣服????????D.河姆渡人使用弓箭打猎D29

2.很多同学爱吃米饭,你可曾想到稻米在我国有着源远流长的种植史。请你运用所学的历史知识判断,以下哪个地方的先民最早可以品尝到香喷喷的米饭〔???〕

A.北京周口店???B.陕西半坡村?????C.山东大汉口???D.浙江河姆渡D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