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1正比例函数的图象与性质》教学设计
一、教材解读
本课是八年级第十九章一次函数中正比例函数第二课时,从知识结构看,本节课是在学习了变量和函数的概念及图象画法的基础上进行的,为进一步学习一次函数的图象与性质打下基础。在本节课的教学中,力图让学生感知正比例函数图象的变化,学会观察、归纳的数学方法。体会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方法。它为后面学习一次函数、二次函数、反比函数提供了方法。因此,本节课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在初中数学函数的学习中具有重要影响。
二、学情分析
1.从知识基础与学习经验看。学生在小学已熟悉“成正比例的量和成反比例的量”,本章第一节,学生系统学习了用表格、关系式、图象来表示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学生曾多次观察过“气温随时间的变化图”,对此印象深刻,这其实就是函数图象,因此,“图象”的直观、形象以及从图象中读取变量之间关系的信息,在他们的认知结构与经验积累中有一定的基础,为理性探究图象做好了认知准备.
2.从认知规律与思维水平看,虽然八年级学生抽象思维能力有所提高,也具备一定的归纳、概括等合情推理的认知经验,但是,由数轴上的点与实数的对应,到平面上的点与有序实数对的对应,再到解析式与函数图象的对应,这两次大的跨越学生在思维上难实现,思维跳跃与认知障碍会使图象的学习成为学生普遍存在的难点.
三、教学目标
(一)、数学抽象、逻辑推理、、
1、能画正比例函数的图象,并能结合解析式和正比例函数的特点快速作图;
2、能在画图过程中观察并发现正比例函数的性质,学会简单的描述及应用。
(二)数学建模、数学运算
1、初步能够从数学角度去观察事物、思考问题,体验解决问题方法策略的多样性;
2、逐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概括能力,通过教师指导发现知识,初步培养学生数形结合的思想以及由特殊到一般的数学思想;
3、能够尝试演绎推理发现规律,体验合作学习的过程。
(三)直观想象、数据分析
1、通过小组合作,鼓励学生从多角度思考、探索、交流,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主动学习的欲望;2、通过本节课教学希望能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和数学学习的积极
性,逐步培养学生的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四)学科核心素养
通过数学活动,提高学生的几何直观和抽象能力;培养学生的模型观念、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正比例图象的画法及性质的探索。
教学难点:由正比例函数的图象发现、归纳正比例函数的性质及对性质的理解。
五、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师:我们学校的阳光大课间活动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多彩,接下来我们一起欣赏我们学校的阳光大课间。(师生共同欣赏函数操,感受数学的艺术气息。)
师:视频中的每个动作都是数学函数图象,今天这一节课我们一起探究正比例函数的图象和性质。
(二)探究新知
活动探究一:K0时正比例函数性质的探究
师:描点法画函数图象的第一步列表,请问x的取值范围是多少?
生:x取全体实数。
师:实数包括正数、0和负数,我们可以各自取一些代表。
教师在网络画板中演示画y=2x的函数图象。点击关键词按步骤生成图象,
即达到演示的目的又节约时间。
师:请在学案上画图象,观察图象,完成填空。(学生画图填空,教师拍照上传,检查成果)
师:小组讨论,归纳总结
(1)对比函数y=2xy=13
(2)图象从左到右是上升还是下降?
(3)对应地,当自变量的值增大时,对应的函数值是随着增大还是减小?y=2xy=13
①这两个图象都是经过_____的_____;
②图象都经过第_______象限;
③从左到右图象_______(上升、下降);
④y随x的增大而_______(增大、减小).小组交流达成共识后选出一名代表发言.
(小组讨论、汇报)
教师引导解读性质。
师:是否k0时正比例函数都有这样的特征?
(网络画板中感受)
师:这里的特征就是函数的性质,我们一起来总结k0时正比例函数的性质。
(学生一边说,教师一边板书在黑板上)
活动探究二:K0时正比例函数性质的探究
师:请大家自主在学案上探究k0时正比例函数的性质。
(学生自主探究,拍照展示学生成果,网络画板中感受和验证)
师生共同归纳总结正比例函数图象与性质。
y=kx(k≠0)是一条经过原点的直线,一定经过(0,0)(1,k)
k0
k0
图象
象限
一三
二四
从左到右趋势
上升
下降
y随x的增减性
y随x的增大而增大
y随x的增大而减小
师:请同学们思考用最简单的方法画正比例函数图象至少需要几个点?
生:两点确定一条直线,两个点,其中一个是(0,,0)。
师:画y=2x哪两个点?y=kx呢?
生:(0,0),(1,k)
师生总结:①两点作图法
②正比例函数过定点(0,0),(1,k)。
(三)小试牛刀
比较大小:
①k1______k2;
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