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东胜区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四章生命之源—水4.1我们的水资源说课稿(新版)粤教版
一、课程基本信息
1.课程名称: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东胜区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四章生命之源—水4.1我们的水资源
2.教学年级和班级:九年级
3.授课时间:2023年3月15日星期三第2节课
4.教学时数:1课时
二、核心素养目标
培养学生对化学学科的探究精神和科学态度,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实验操作技能。通过学习水资源的相关知识,增强学生对水资源的认识和保护意识,形成节约用水、合理利用水资源的社会责任感。同时,引导学生运用化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学情分析
九年级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好奇心强,对自然现象和科学知识充满探索欲望。在化学学科上,他们对物质的性质、变化以及与生活的联系有初步的认识。然而,由于生活经验的限制,他们对水资源的形成、分布、利用和保护等方面的知识了解不足。在知识层面上,学生已经学习了物质的组成和性质,但对于水资源的分类、水质、污染及其防治等知识还较为陌生。
在能力方面,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实验操作技能正在逐步提高,但仍有待加强。特别是在实验操作中,部分学生可能存在操作不规范、数据处理不准确等问题。在素质方面,学生对环境保护的意识逐渐增强,但节约用水、合理利用水资源的行为习惯尚未完全形成。
此外,学生在学习行为习惯上存在个体差异。部分学生课堂参与度高,乐于提问和讨论,而另一些学生可能较为被动,缺乏主动学习的精神。这些因素将对水资源这一章节的学习产生影响,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适当的教学策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和环保意识。
四、教学资源
1.软硬件资源:多媒体教学设备(投影仪、电脑)、实物模型(水分子模型)、实验器材(试管、烧杯、滴定管等)。
2.课程平台:学校网络教学平台,用于发布教学资料和在线测试。
3.信息化资源:水资源相关的图片、视频资料,用于课堂演示和拓展学习。
4.教学手段:PPT课件、课堂讨论、小组合作、实验演示、案例分析。
五、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环节(5分钟)
1.创设情境:播放关于水资源现状的纪录片片段,展示水资源短缺、污染等问题的严重性。
2.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水资源对人类生活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合理利用和保护水资源。
3.学生回答:邀请学生分享对水资源问题的看法,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二、讲授新课(20分钟)
1.水资源的分类:介绍地表水、地下水、大气水等不同类型的水资源,并讲解其特点。
2.水资源的分布:分析我国水资源的分布特点,如南多北少、东多西少等。
3.水资源的利用:讲解水资源在农业、工业、生活等领域的应用,以及节约用水的重要性。
4.水资源的保护:介绍水资源保护的方法,如减少污染、治理水污染、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等。
三、巩固练习(10分钟)
1.课堂练习:发放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2.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讨论水资源保护的实际案例,提高他们的分析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四、课堂提问(5分钟)
1.教师提问:针对课堂内容,提出问题,检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2.学生回答:鼓励学生积极回答问题,培养他们的表达能力和自信心。
五、师生互动环节(5分钟)
1.教师引导学生思考:针对水资源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和建议。
2.学生互动:学生之间互相交流,分享自己的观点,提高他们的沟通能力。
六、核心素养拓展(5分钟)
1.教师总结:强调水资源保护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2.学生分享:邀请学生分享自己在生活中如何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的实例。
七、课堂小结(3分钟)
1.教师总结: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2.学生反馈:让学生谈谈对本节课的收获和体会。
教学过程流程环节如下:
1.导入环节(5分钟)
2.讲授新课(20分钟)
-水资源的分类(5分钟)
-水资源的分布(5分钟)
-水资源的利用(5分钟)
-水资源的保护(5分钟)
3.巩固练习(10分钟)
4.课堂提问(5分钟)
5.师生互动环节(5分钟)
6.核心素养拓展(5分钟)
7.课堂小结(3分钟)
总用时:38分钟
六、教学资源拓展
1.拓展资源:
-水资源保护相关的科普文章,如《水资源的现状与挑战》、《水资源保护的法律与政策》等。
-水污染案例研究,包括工业废水处理、农业面源污染控制等。
-水资源节约技术的介绍,如节水器具的使用、雨水收集利用等。
-国际水资源保护的新闻和事件,如世界水日、国际河流保护等。
2.拓展建议:
-鼓励学生阅读水资源相关的科普书籍和文章,提高他们的环保意识。
-组织学生参观水处理厂、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