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第14课《背影》说课稿 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docx
文件大小:16.72 KB
总页数:4 页
更新时间:2025-03-19
总字数:约2.89千字
文档摘要

第14课《背影》说课稿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科目

授课时间节次

--年—月—日(星期——)第—节

指导教师

授课班级、授课课时

授课题目

(包括教材及章节名称)

第14课《背影》说课稿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设计思路

本课为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14课《背影》。设计思路围绕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能力和审美鉴赏能力展开,以文本解读为核心,通过情境创设、小组合作、课堂讨论等形式,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本,感悟亲情,提升语文素养。

核心素养目标

本课旨在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包括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通过品读《背影》,学生将提升对经典文学作品的理解和分析能力,增强情感体验,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同时加深对中国传统文化和亲情价值的认识与传承。

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理解文章主题:本节课的核心内容是引导学生理解朱自清的《背影》所表达的主题,即父爱的伟大和深沉。通过分析文章中的具体描写和情感表达,使学生体会到父爱的无私和伟大。

-掌握写作手法:重点讲解文章中运用的细节描写、对比手法和象征意义,帮助学生理解作者如何通过这些手法来传达情感和主题。

2.教学难点

-情感体验的共鸣:由于学生与作者所处时代背景和生活经历不同,理解作者对父爱的感受可能存在难度。难点在于引导学生通过文本去感受和体验作者的情感,实现情感共鸣。

-文本细读与分析:部分学生可能难以深入理解文章中的象征和隐喻,例如“背影”的象征意义。难点在于指导学生如何进行细致的文本阅读和分析,挖掘文本的深层含义。

教学方法与策略

1.采用讲授与讨论相结合的方法,通过教师讲解和分析,结合学生讨论,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文本。

2.设计“背影”主题演讲比赛,让学生选取文中片段进行角色扮演,体验人物情感,增强对文本的理解。

3.利用多媒体展示与文章相关的图片和视频资料,丰富学生的感官体验,激发学习兴趣。

4.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共同完成文本分析任务,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教学实施过程

1.课前自主探索

教师活动:发布预习任务,设计预习问题如“‘背影’中的父爱有哪些特点?”,监控预习进度。

学生活动:自主阅读《背影》原文,思考问题,记录理解和疑问。

教学方法/手段/资源:自主学习法,信息技术手段。

作用与目的:为课堂学习奠定基础,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课中强化技能

教师活动:导入新课,通过播放《背影》的感人片段,激发学生情感共鸣。

学生活动:听讲并思考,参与角色扮演,体验人物情感。

教学方法/手段/资源:讲授法,实践活动法,合作学习法。

作用与目的:通过情感体验,帮助学生深入理解父爱的主题。

3.课后拓展应用

教师活动:布置作业,如写一篇关于“背影”的感悟文章,提供拓展资源如朱自清的其他作品。

学生活动:完成作业,利用拓展资源进行深入学习,反思总结。

教学方法/手段/资源:自主学习法,反思总结法。

作用与目的:巩固学习成果,拓宽知识视野,提升学生的写作和反思能力。

学生学习效果

学生学习效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理解能力提升

-学生通过学习《背影》,能够深入理解朱自清对父爱的描绘,体会到父爱的伟大和深沉。

-学生学会从文本中挖掘作者的情感和主题,提升了对文学作品的理解能力。

2.分析能力增强

-学生在分析文章写作手法时,能够识别并解释细节描写、对比手法和象征意义。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分析方法,对其他文学作品进行解读,提高分析水平。

3.情感体验共鸣

-学生通过角色扮演等活动,能够与文中人物产生情感共鸣,体会亲情的重要性。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更加关注和珍惜与家人的感情,增强家庭责任感。

4.写作能力提高

-学生通过模仿《背影》的写作风格,提升了自己的写作技巧,学会了如何运用细节描写和情感表达。

-学生在课后作业中,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写出一篇篇充满情感和思考的文章。

5.审美鉴赏能力

-学生在欣赏《背影》时,能够体会到文学作品的审美价值,提升审美鉴赏能力。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更加注重对美的发现和欣赏,提高生活品质。

6.思维发展

-学生在分析文章主题和写作手法时,培养了批判性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

-学生在面对问题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和解决,提高思维水平。

7.文化传承意识

-学生通过学习《背影》,加深了对中国传统家庭文化的认识,增强文化传承意识。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更加关注和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

8.自主学习能力

-学生在预习、课堂参与和课后拓展等环节,培养了自主学习能力。

-学生在面对新知识时,能够主动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