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春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2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说课稿新人教版
一、教材分析
2024年春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2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说课稿新人教版,本课选自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教材,属于记叙文阅读。文章以闻一多先生的言行片段为素材,展现了闻一多先生的爱国情怀和崇高品质。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闻一多先生的生平事迹,培养爱国情怀,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二、核心素养目标
培养学生文学鉴赏能力,提高语言运用水平,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感知人物精神,增强文化自信。引导学生学习闻一多先生的爱国情怀和崇高品质,培养爱国主义精神。
三、学习者分析
1.学生已经掌握了哪些相关知识:七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语文基础,能够阅读和理解简单的记叙文,具备基本的词汇量和语法知识。他们可能对闻一多先生有一定的了解,但对其生平事迹和言行片段的细节掌握有限。
2.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力和学习风格:学生对历史人物和事迹通常有较高的兴趣,喜欢通过故事了解人物精神。他们的阅读能力逐渐增强,但分析人物形象、把握文章主旨的能力还有待提高。学习风格上,部分学生可能更倾向于通过故事情节来理解人物,而另一部分学生可能更关注语言表达和修辞手法。
3.学生可能遇到的困难和挑战:学生在理解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时,可能难以把握人物的精神内核,尤其是在分析人物言行背后的深层含义时。此外,学生可能对文章中的部分词汇和句式感到困惑,影响阅读流畅性和理解深度。因此,教学中需注重引导学生深入挖掘文本,培养分析能力和语言感知力。
四、教学资源准备
1.教材:确保每位学生都有本节课所需的教材《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
2.辅助材料:准备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图片,如闻一多先生的照片,以及相关的视频资料,以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3.教学课件:制作包含课文内容、人物背景、关键词汇的PPT,辅助教学。
4.教室布置:设置讨论区,方便学生分组讨论,并确保多媒体设备正常运行。
五、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环节(5分钟)
1.创设情境:播放关于闻一多先生的短片或背景音乐,激发学生对历史人物的兴趣。
2.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何通过一个人的言行来了解他的精神品质?
3.引导学生回顾所学知识:简要回顾七年级上册关于名人传记的知识点,为学习本节课做好铺垫。
二、讲授新课(25分钟)
1.教学目标:了解闻一多先生的生平事迹,分析其言行背后的精神内涵。
2.教学重点:
a.把握文章主旨,理解闻一多先生的爱国情怀。
b.分析人物言行,体会其崇高品质。
3.教学过程:
a.阅读课文,学生自读自悟,教师巡视指导(5分钟)。
b.学生汇报阅读感受,教师点评并引导学生关注文章结构(5分钟)。
c.分析人物言行,教师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语句,如“拍案而起,横眉冷对暴吏”等,体会其爱国情怀(10分钟)。
d.课堂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分析闻一多先生的言行为何能体现其崇高品质(5分钟)。
e.教师总结:结合文章内容和讨论结果,总结闻一多先生的精神品质(5分钟)。
三、巩固练习(10分钟)
1.课堂练习:教师出题,学生回答,巩固所学知识。
2.学生互评:鼓励学生互相评价,提高课堂参与度。
四、课堂提问(5分钟)
1.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闻一多先生的精神品质运用到自己的学习生活中?
2.学生回答,教师点评。
五、师生互动环节(5分钟)
1.教师提问:请学生分享自己了解到的其他爱国人士的故事,并分析他们的精神品质。
2.学生回答,教师点评并总结。
六、核心素养拓展(5分钟)
1.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闻一多先生的精神品质与当前的社会热点相结合?
2.学生回答,教师点评。
七、总结与作业布置(5分钟)
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闻一多先生的精神品质。
2.作业布置:请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选择一个历史人物,收集相关资料,撰写一篇短文,分析该人物的精神品质。
教学过程中,教师需注意以下几点:
1.注重学生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培养合作精神。
3.注重核心素养的培养,将知识传授与情感、态度、价值观相结合。
4.适时调整教学策略,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
整个教学过程预计用时45分钟。
六、教学资源拓展
1.拓展资源:
a.闻一多先生的生平事迹:提供关于闻一多先生的详细介绍,包括他的学术成就、政治立场和爱国行为,以便学生更全面地了解这位历史人物。
b.国内外关于闻一多先生的评价:搜集不同时期、不同领域的专家对闻一多先生的评价,让学生了解历史人物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形象和地位。
c.同时代背景下的爱国人士:介绍与闻一多先生同时期的其他爱国人士,如郭沫若、茅盾等,比较他们的相似之处和不同特点。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