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第5课《纪念白求恩》说课稿鄂教版
课题:
科目:
班级:
课时:计划3课时
教师:
单位:
一、课程基本信息
1.课程名称:2024年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第5课《纪念白求恩》
2.教学年级和班级:九年级(1)班
3.授课时间:2024年X月X日第X节课
4.教学时数:1课时
二、核心素养目标分析
本课旨在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道德情感。通过学习《纪念白求恩》,学生能够领略白求恩的国际主义精神、共产主义精神和奉献精神,提升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同时,通过文本分析,学生将提高文学鉴赏能力和思辨能力,培养独立思考和批判性思维的习惯。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①理解白求恩精神的核心内涵,包括国际主义精神、共产主义精神和无私奉献精神。
②把握文章的论证结构,分析作者如何通过事例和对比手法来突出白求恩的形象和精神的伟大。
③掌握议论文的写作特点,学习如何运用事实和道理来支撑观点。
2.教学难点,
①深入理解白求恩精神的时代意义和现实价值,将其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
②领悟作者在文章中运用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如对比、排比、引用等,并尝试在学生的写作中运用。
③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引导学生对白求恩精神的当代意义进行深入思考和讨论。
四、教学资源准备
1.教材:确保每位学生都配备了鄂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教材,以及相关的教学辅助资料。
2.辅助材料:准备与《纪念白求恩》相关的图片资料,如白求恩的照片、抗战时期的图片,以及相关的历史视频片段,以增强学生对历史背景的理解。
3.教学设备:确保多媒体设备运行正常,以便播放相关视频和图片资料。
4.教室布置:设置小组讨论区,方便学生进行讨论和合作学习;同时,预留空间用于展示学生作品。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老师以提问的方式导入新课:“同学们,你们知道白求恩是谁吗?他有哪些值得我们学习的精神?”
2.学生自由发言,分享对白求恩的了解。
3.老师总结白求恩的国际主义精神、共产主义精神和无私奉献精神,引出本节课的主题——《纪念白求恩》。
二、新课讲授
1.老师引导学生阅读课文,了解文章大意。
2.老师提问:“文章分为几个部分?每个部分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学生回答:文章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主要介绍了白求恩的事迹,第二部分主要分析了白求恩精神,第三部分主要号召人们学习白求恩精神。
3.老师讲解第一部分,引导学生分析白求恩的先进事迹。
a.老师提问:“白求恩在哪些方面表现出了国际主义精神?”
学生回答:白求恩放弃了优越的生活,不远万里来到中国,为抗战事业献出了自己的力量。
b.老师提问:“白求恩在哪些方面表现出了共产主义精神?”
学生回答:白求恩不计报酬,无私奉献,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4.老师讲解第二部分,引导学生分析白求恩精神的时代意义。
a.老师提问:“白求恩精神对当代青年有什么启示?”
学生回答:白求恩精神告诉我们,要树立远大理想,为国家和民族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b.老师提问:“如何将白求恩精神运用到我们的学习生活中?”
学生回答:我们要学习白求恩的奉献精神,努力学习,为实现自己的梦想而奋斗。
5.老师讲解第三部分,引导学生学习白求恩精神。
a.老师提问:“我们应该如何学习白求恩精神?”
学生回答:我们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努力学习,为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而努力奋斗。
b.老师总结:学习白求恩精神,就是要树立远大理想,为实现国家和民族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三、课堂活动
1.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讨论以下问题:
a.白求恩精神的时代意义是什么?
b.如何将白求恩精神运用到我们的学习生活中?
2.学生代表发言:每组选派一名代表分享讨论成果。
四、巩固练习
1.老师提问:“本文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请举例说明。”
学生回答:本文运用了举例论证、对比论证、引用论证等方法。
2.老师讲解论证方法的应用,引导学生学会运用这些方法进行写作。
五、课堂小结
1.老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白求恩精神的时代意义。
2.老师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践行白求恩精神,为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而努力奋斗。
六、布置作业
1.每位学生撰写一篇关于白求恩精神的感悟文章。
2.学生收集与白求恩相关的资料,进行拓展阅读。
七、教学反思
1.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分析白求恩的先进事迹,让学生深刻理解白求恩精神的时代意义。
2.通过小组讨论和课堂活动,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学生学习效果
学生学习效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知识掌握:
学生通过学习《纪念白求恩》一文,能够准确理解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