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四单元 天人对话 第8课《三峡》说课稿1 北师大版.docx
文件大小:16.17 KB
总页数:4 页
更新时间:2025-03-19
总字数:约3.35千字
文档摘要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天人对话第8课《三峡》说课稿1北师大版

学校

授课教师

课时

授课班级

授课地点

教具

教学内容分析

1.本节课的主要教学内容为北师大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天人对话”中的第8课《三峡》。课程内容主要包括对三峡自然景观的描绘,以及作者通过描绘自然景观表达的情感和哲理。

2.教学内容与学生已有知识的联系: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与学生已学过的古诗词、山水游记等文学作品有关联。通过学习《三峡》,学生可以进一步了解古代山水文学的特点,提高对自然景观的审美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核心素养目标分析

本节课旨在培养学生的文化理解与传承、审美鉴赏与创造、思维发展与提升等核心素养。通过学习《三峡》,学生将能够理解和欣赏古代山水文学的独特魅力,提升对自然景观的审美感知,同时锻炼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此外,通过分析作者的情感表达,学生将学会运用文学手法表达个人情感,增强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

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明确本节课的核心内容,以便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针对性地进行讲解和强调。

a.重点理解作者描绘三峡自然景观的写景手法。

b.深入体会作者对三峡壮丽景观的赞美之情。

c.分析作者在《三峡》中表达的自然与人文相融合的思想。

2.教学难点

-识别并指出本节课的难点内容,以便于教师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突破难点。

a.难点一:把握古代山水文学中的写景技巧,如动静结合、对比映衬等。

-学生需要理解作者如何在文字中营造出丰富的画面感,以及这些技巧如何增强文章的表现力。

b.难点二:理解作者在描绘自然景观时的情感态度。

-学生需要体会作者对三峡景观的热爱和赞美,以及其中蕴含的哲理思考。

c.难点三:分析《三峡》中自然与人文的融合。

-学生需要认识到作者如何在自然景观的描绘中融入自己的情感和思想,以及这种融合对于文学作品的意义。

教学资源准备

1.教材:确保每位学生都有北师大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的学习资料,包括《三峡》课文和相关练习册。

2.辅助材料:准备与三峡景观相关的图片、地图,以及与作者相关的背景资料,用于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3.教学媒体:利用多媒体设备展示三峡的美丽风光和相关的历史背景视频,增强学生的视觉体验。

4.教室布置:设置分组讨论区,以便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和讨论,同时准备黑板或投影仪,以便展示教学内容和学生的讨论成果。

教学过程设计

1.导入新课(5分钟)

-教师通过展示三峡的图片或视频片段,引导学生直观感受三峡的自然风光。

-提问:同学们,你们看到了什么?对三峡有什么印象?

-引导学生思考: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篇描写三峡的文章,看看作者是如何用文字描绘出这壮丽景观的。

2.讲授新知(20分钟)

-阅读课文《三峡》

a.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初步感受作者的语言风格和情感表达。

b.教师带领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概括文章主题。

-分析写景技巧

a.教师讲解古代山水文学中的写景手法,如动静结合、对比映衬等。

b.以《三峡》为例,分析作者如何运用这些手法描绘三峡风光。

-理解作者情感

a.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对三峡景观的赞美之情。

b.讨论作者在文中表达的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

-自然与人文的融合

a.分析《三峡》中自然与人文的融合点。

b.引导学生思考自然景观与人类情感的关系。

3.巩固练习(10分钟)

-课堂提问

a.针对课文内容,提出相关问题,考察学生对文章的理解程度。

b.学生回答问题,教师进行点评和补充。

-仿写练习

a.以《三峡》为例,引导学生尝试仿写一段描写自然风光的文字。

b.学生展示作品,全班共同评价。

4.课堂小结(5分钟)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三峡》的写景手法、作者情感和自然与人文的融合。

-引导学生思考:学习了这篇课文,我们有什么收获?

5.作业布置(5分钟)

-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预习下一课,准备相关讨论和思考。

教学资源拓展

1.拓展资源

-《水经注》选段:介绍三峡的历史背景和文化价值,帮助学生了解三峡在古代文献中的记载。

-《三峡》诗歌:收集与三峡相关的古代诗歌,如李白的《望庐山瀑布》、杜甫的《登高》等,通过对比学习,加深对三峡景观的理解。

-三峡水利工程:介绍三峡大坝的建设背景、意义以及水利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拓展学生对三峡的综合认识。

-三峡地区的民俗文化:介绍三峡地区的传统节日、民间艺术、饮食习惯等,丰富学生对三峡文化的了解。

2.拓展建议

-阅读拓展:鼓励学生阅读《水经注》中关于三峡的选段,了解三峡的历史和文化背景。

-诗歌对比学习:组织学生收集与三峡相关的古代诗歌,进行对比阅读,分析不同诗人对三峡的不同描绘和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