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讲欧洲西部俄罗斯第2课时说课稿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
课题:
科目:
班级:
课时:计划3课时
教师:
单位:
一、教学内容
第10讲欧洲西部俄罗斯第2课时
教材内容:本节课主要围绕欧洲西部和俄罗斯两大区域展开,具体包括欧洲西部的地理特征、历史文化、经济发展等内容,以及俄罗斯的地理位置、资源特点、政治经济状况等。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欧洲西部和俄罗斯的自然、人文景观,以及它们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和作用。
二、核心素养目标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①欧洲西部和俄罗斯的自然地理特征,包括地形地貌、气候类型、主要河流等;
②欧洲西部和俄罗斯的经济特点,如产业结构、主要工业、农业分布等;
③欧洲西部和俄罗斯的历史文化,包括主要历史事件、文化遗产、艺术成就等;
④欧洲西部和俄罗斯在国际关系中的地位和作用。
2.教学难点,
①理解欧洲西部和俄罗斯复杂的地形地貌对经济、文化发展的影响;
②分析欧洲西部和俄罗斯独特的地理环境如何塑造了其多元文化特点;
③比较欧洲西部和俄罗斯在不同历史时期的经济发展模式及其变化;
④掌握欧洲西部和俄罗斯在国际关系中的互动和影响力,以及这些关系对全球政治经济格局的影响。
四、教学资源准备
1.教材:确保每位学生都有本节课所需的教材《世界地理》。
2.辅助材料:准备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图片、图表、视频等多媒体资源,如欧洲西部和俄罗斯的风景照片、地图、历史图片、相关纪录片片段等。
3.教学工具:准备世界地图、欧洲西部和俄罗斯地图,以及相关的地理信息系统(GIS)软件,用于展示地理特征和数据分析。
4.教室布置:根据教学需要,布置教室环境,如设置分组讨论区,提供地图夹和彩色笔等工具,以支持学生的互动学习和地图绘制活动。
五、教学过程
1.导入(约5分钟)
-激发兴趣:通过展示欧洲西部和俄罗斯的精美风光图片,引导学生对这两个地区产生好奇,并提出问题:“你们知道这些地方的特点吗?它们有什么吸引人的地方?”
-回顾旧知:简要回顾上节课学习的地理知识,如世界地理分区、地形地貌等,帮助学生建立新旧知识的联系。
2.新课呈现(约20分钟)
-讲解新知:详细讲解欧洲西部和俄罗斯的自然地理特征、历史文化、经济发展等内容。
-欧洲西部:介绍地形地貌、气候类型、主要河流等,分析其对经济、文化发展的影响。
-俄罗斯:讲解地理位置、资源特点、政治经济状况等,分析其在国际关系中的地位和作用。
-举例说明:通过具体例子帮助学生理解知识,如法国的葡萄酒文化、俄罗斯的石油资源等。
-互动探究:引导学生通过讨论、实验等方式探究知识,如分组讨论欧洲西部和俄罗斯的文化差异,或利用GIS软件分析俄罗斯的资源分布。
3.巩固练习(约15分钟)
-学生活动:让学生动手实践,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绘制欧洲西部和俄罗斯的地图,标注地形、气候、河流等地理特征。
-分析欧洲西部和俄罗斯的文化差异,撰写简要报告。
-教师指导:及时给予学生指导和帮助,解答学生在实践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4.课堂总结(约5分钟)
-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欧洲西部和俄罗斯的自然、人文景观及其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和作用。
-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关注这两个地区的发展,拓展自己的地理知识。
5.作业布置(约5分钟)
-课后阅读教材相关章节,了解欧洲西部和俄罗斯的历史文化、经济发展等方面的更多信息。
-收集关于欧洲西部和俄罗斯的图片、视频等资料,制作一份图文并茂的介绍报告。
-思考欧洲西部和俄罗斯在国际关系中的角色,撰写一篇短文,提出自己的观点。
六、知识点梳理
1.欧洲西部地理特征
-地形地貌:平原、山地、高原的分布及特点。
-气候类型:温带海洋性气候、地中海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等。
-主要河流:莱茵河、多瑙河、塞纳河等及其流域特征。
2.欧洲西部历史文化
-古代文明:古希腊、古罗马等文明的历史遗迹和文化成就。
-中世纪:欧洲封建制度、宗教改革等历史事件。
-近现代:工业革命、两次世界大战等对欧洲的影响。
3.欧洲西部经济发展
-产业结构:服务业、制造业、农业等的发展状况。
-经济特点:高度发达的市场经济、跨国公司的影响。
-国际贸易:欧洲西部与其他地区的贸易关系。
4.俄罗斯地理特征
-地理位置及边界:俄罗斯位于欧亚大陆,与多个国家接壤。
-地形地貌:平原、高原、山脉的分布及特点。
-气候类型:大陆性气候、亚寒带气候等。
5.俄罗斯历史文化
-古代文明:基辅罗斯、莫斯科公国等历史阶段。
-俄罗斯帝国:沙皇统治、对外扩张等历史事件。
-苏联时期:社会主义建设、冷战等历史背景。
6.俄罗斯经济发展
-产业结构:能源、重工业、轻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