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邯郸市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三章第四节中国的海洋资源说课稿(新版)湘教版
课题:
科目:
班级:
课时:计划3课时
教师:
单位:
一、课程基本信息
1.课程名称:河北省邯郸市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三章第四节中国的海洋资源
2.教学年级和班级:八年级
3.授课时间:2023年X月X日上午第X节
4.教学时数:1课时
二、核心素养目标
1.提升学生地理空间思维,引导学生理解海洋资源在地理环境中的分布和重要性。
2.培养学生综合思维,通过分析海洋资源的种类、分布和利用,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强化学生人地协调观,使学生认识到海洋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树立正确的海洋资源利用观念。
4.增强学生区域认知,了解我国海洋资源的地理特点,培养学生对国家海洋权益的认识和保护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①中国海洋资源的种类和分布特点,使学生能够清晰地认识到我国海洋资源的丰富性和多样性。
②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保护的关系,强调合理利用与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培养学生对海洋资源保护的意识。
③海洋资源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理解海洋资源对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性。
2.教学难点,
①海洋资源的分类和特点的深入理解,由于海洋资源的复杂性和专业性,学生可能难以全面掌握。
②海洋资源开发利用中的环境保护问题,涉及多学科知识,学生需要具备综合分析能力。
③海洋资源保护与利用的平衡策略,这是一个实践性问题,需要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思考和讨论。
④海洋资源开发利用的可持续发展路径,这是一个长期且复杂的过程,学生需要通过案例学习来理解。
四、教学资源
-软硬件资源:地理教学挂图、海洋资源分布地图、触摸屏设备
-课程平台:地理教育平台、在线教育资源库
-信息化资源:海洋资源相关的视频资料、图片库、卫星图像
-教学手段:多媒体投影仪、地理信息系统(GIS)软件、课堂互动软件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老师首先以提问的方式引入课题:“同学们,你们知道我们生活的地球是由哪些部分组成的吗?哪些部分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学生回答后,老师总结:“地球由陆地和海洋两部分组成,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三章第四节——中国的海洋资源。”
(二)新课讲解
1.讲解海洋资源的种类和分布特点:
老师展示海洋资源分布地图,引导学生观察并总结我国海洋资源的种类和分布特点。如:海洋生物资源、矿产资源、能源资源等。
学生通过观察地图和老师的讲解,了解我国海洋资源的丰富性和多样性。
2.分析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保护的关系:
老师通过实例讲解海洋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可能遇到的环境问题,如:海洋污染、过度捕捞等。
学生结合实例,思考海洋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之间的关系,认识到合理利用和保护海洋资源的重要性。
3.探讨海洋资源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
老师以我国海洋经济发展的实例,引导学生了解海洋资源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
学生通过分析实例,认识到海洋资源对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性。
4.分析海洋资源开发利用的可持续发展路径:
老师通过案例教学,引导学生探讨海洋资源开发利用的可持续发展路径。
学生在讨论中,提出合理利用和保护海洋资源的建议。
(三)课堂活动
1.小组讨论:
将学生分成小组,讨论以下问题:
(1)我国海洋资源的种类有哪些?
(2)海洋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可能遇到的环境问题有哪些?
(3)如何实现海洋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学生在讨论过程中,互相交流、分享观点,提高合作能力。
2.角色扮演:
老师设置不同角色,如:海洋资源开发者、环保组织代表、政府官员等,让学生扮演相应角色,模拟海洋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的讨论和决策。
学生在角色扮演中,更好地理解海洋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的关系。
(四)课堂小结
1.老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重点:
(1)我国海洋资源的种类和分布特点;
(2)海洋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的关系;
(3)海洋资源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
(4)海洋资源开发利用的可持续发展路径。
2.老师强调本节课的学习目标,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关注海洋资源的相关问题,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五)课后作业
1.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查阅资料,了解我国海洋资源的最新动态;
3.思考如何为我国海洋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六、教学资源拓展
1.拓展资源:
-海洋生物多样性:介绍我国海洋生物的丰富种类,包括鱼类、贝类、珊瑚等,以及它们在海洋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海洋资源利用现状:分析我国海洋资源开发利用的现状,包括海洋渔业、海洋油气、海洋旅游等产业的发展情况。
-海洋环境保护法规:介绍我国海洋环境保护的相关法律法规,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等,以及这些法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