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说课稿-2023-2024学年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2019)中外历史纲要上册.docx
文件大小:18.65 KB
总页数:5 页
更新时间:2025-03-19
总字数:约3.27千字
文档摘要

第1课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说课稿-2023-2024学年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2019)中外历史纲要上册

授课内容

授课时数

授课班级

授课人数

授课地点

授课时间

设计意图

本节课的设计意图在于引导学生理解中华文明的起源及其早期国家形成的过程,帮助学生构建系统的历史知识框架。通过深入分析课本内容,使学生认识到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特点,培养其对中国古代历史文化的尊重和热爱,同时提升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批判性思维。本节课将结合实物资料、历史文献和考古发现,以生动形象的方式呈现中华文明起源与早期国家的形成,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核心素养目标分析

本节课的核心素养目标主要包括历史思维、文化认同和历史价值观。历史思维方面,培养学生运用史料分析、归纳概括的能力,通过探讨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的形成,提升其批判性思维和历史解释力。文化认同方面,强调学生对中国悠久历史和多元文化的自豪感,增强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历史价值观方面,教育学生理解历史发展的连续性和阶段性,领悟和平与发展的历史主题,树立正确的历史观。

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重点:中华文明的起源特点、早期国家的形成过程及其历史意义。

难点:中华文明起源的多元性、早期国家形成的复杂性。

解决办法与突破策略:

1.中华文明的起源特点:通过展示考古遗址图片、文物资料,以及相关历史文献,让学生直观感受中华文明起源的多元性。利用多媒体教学,结合地理位置、气候环境等因素,引导学生分析中华文明的形成背景。

2.早期国家的形成过程:通过案例分析,如夏、商、周三个朝代的国家形成过程,让学生理解早期国家的政治制度、社会结构和文化特点。同时,对比不同地区和民族的国家形成过程,培养学生对历史发展多样性的认识。

3.早期国家的历史意义:组织课堂讨论,引导学生从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分析早期国家形成对后世的影响。通过讨论,使学生认识到早期国家在历史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从而突破难点。

4.综合运用图表、时间轴等教学工具,帮助学生梳理中华文明起源与早期国家形成的历史脉络,增强其历史思维能力。

教学资源

-软硬件资源:多媒体投影仪、电脑、音响设备

-课程平台:学校教学管理系统

-信息化资源:历史教学软件、电子课本、网络历史资料库

-教学手段:PPT课件、视频资料、实物模型、历史地图

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环节(用时5分钟)

1.创设情境:播放一段关于中华文明起源的短视频,让学生初步感受中华文明的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

2.提出问题:视频观看结束后,教师提问:“同学们,视频中展示了哪些文明起源的元素?你们对中华文明的起源有什么了解?”

3.学生回答:学生根据自己的知识和观看视频的印象,回答问题。

二、讲授新课(用时20分钟)

1.讲解中华文明起源的特点:结合课本内容,教师讲解中华文明起源的多元性,如黄河、长江两大流域的文明起源,引导学生了解不同地区的文明特点。

2.分析早期国家的形成过程:通过展示夏、商、周三个朝代的国家形成过程,讲解早期国家的政治制度、社会结构和文化特点。

3.讨论早期国家的历史意义:组织学生讨论早期国家形成对后世的影响,引导学生从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进行分析。

三、巩固练习(用时10分钟)

1.练习题:教师发放练习题,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巩固对新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2.讨论答案:学生分组讨论练习题答案,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四、课堂提问与师生互动(用时10分钟)

1.提问:教师针对教学内容提出问题,如“中华文明起源的多元性对后世有何影响?”

2.学生回答: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和知识回答问题。

3.师生互动:教师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点评,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如“除了这些影响,还有哪些方面的影响?”

4.小组讨论: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中华文明起源与早期国家形成对个人和社会的意义。

五、总结与拓展(用时5分钟)

1.总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中华文明起源的多元性和早期国家形成的历史意义。

2.拓展:教师提出拓展性问题,如“你们认为,中华文明起源的特点对今天的我们有何启示?”鼓励学生在课后进行深入思考和探讨。

教学资源拓展

1.拓展资源:

-书籍:《中国通史》、《中华文明史》等,这些书籍详细记录了中华文明的发展历程,有助于学生更深入地了解中华文明的起源和早期国家的历史背景。

-文献:《史记》、《资治通鉴》等古典文献,通过原文阅读,学生可以更直观地感受历史的原貌,增强对历史的理解。

-影视资料:《国家宝藏》、《如果国宝会说话》等纪录片,通过影像资料,学生可以更生动地了解文物背后的历史故事。

-考古报告:关于夏、商、周遗址的考古报告,如《殷墟发掘报告》、《周原考古报告》等,提供第一手的历史资料。

-互联网资源: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