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中山市七年级生物下册4.2.1食物中的营养物质说课稿(新版)新人教版
一、课程基本信息
1.课程名称:广东省中山市七年级生物下册4.2.1食物中的营养物质
2.教学年级和班级:七年级
3.授课时间:2023年X月X日
4.教学时数:1课时
二、核心素养目标
培养学生对生物科学的兴趣和探究精神,提高学生观察、分析、归纳的能力。通过学习食物中的营养物质,使学生理解食物与人体健康的关系,增强营养意识,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同时,培养学生科学思维和科学探究能力,提升学生的生命科学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①食物中主要营养素的种类及其功能。要求学生能够识别食物中的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无机盐和水等主要营养素,并了解它们在人体中的作用和重要性。②人体对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和利用过程。通过实例分析,使学生理解食物在体内的代谢途径,以及如何通过合理膳食来满足人体的营养需求。
2.教学难点,①营养均衡的概念及其重要性。帮助学生理解营养均衡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以及如何通过食物多样化和合理搭配来达到营养均衡。②食物营养标签的阅读。指导学生学会阅读食物包装上的营养成分表,提高他们对食品营养信息的识别能力。③结合实际,分析不同人群的营养需求。引导学生思考不同年龄、性别、身体状况的人群在营养摄入上的差异,培养他们的健康饮食观念。
四、教学资源
-硬件资源:多媒体教学设备(投影仪、电脑)、实物模型(食物模型、人体消化系统模型)、实验器材(放大镜、量筒等)。
-课程平台:生物教学软件、网络教学平台。
-信息化资源:营养标签图片、营养知识动画视频、人体消化过程动画演示。
-教学手段:实物展示、多媒体演示、小组讨论、课堂实验。
五、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环节(5分钟)
1.创设情境:播放一段关于营养不均衡导致的健康问题的视频,如肥胖、营养不良等。
2.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会出现这些问题?人体需要哪些营养素?
3.学生回答:师生互动,总结出人体需要的六大营养素。
4.引入新课:今天我们将学习食物中的营养物质。
二、讲授新课(15分钟)
1.讲解食物中的主要营养素: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无机盐和水。
-蛋白质:功能、来源、消化吸收过程。
-糖类:功能、来源、消化吸收过程。
-脂肪:功能、来源、消化吸收过程。
-维生素:种类、功能、来源、缺乏症状。
-无机盐:种类、功能、来源、缺乏症状。
-水:功能、来源、消化吸收过程。
2.人体对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和利用过程:通过人体消化系统模型,讲解食物在体内的代谢途径。
3.营养均衡的概念及其重要性:结合实例,分析营养均衡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三、巩固练习(10分钟)
1.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讨论如何通过食物多样化和合理搭配来达到营养均衡。
2.课堂练习:发放练习题,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并互相批改。
3.学生展示:每组选派代表展示讨论结果和练习答案。
四、课堂提问(5分钟)
1.提问:食物中的营养素对人体有哪些作用?
2.学生回答:师生互动,总结出营养素的作用。
3.提问:如何判断食物是否营养均衡?
4.学生回答:师生互动,总结出判断方法。
五、师生互动环节(5分钟)
1.实物展示:展示不同食物的营养成分表,引导学生学会阅读。
2.课堂实验:分组进行实验,观察食物在消化过程中的变化。
3.学生汇报:每组选派代表汇报实验结果,师生互动,总结实验现象。
六、课堂小结(5分钟)
1.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食物中的营养物质、消化吸收过程、营养均衡。
2.强调重点:营养均衡的重要性、如何判断食物是否营养均衡。
3.布置作业:完成课后练习题,思考如何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教学时间总计:45分钟
六、知识点梳理
1.食物中的主要营养素
-蛋白质:构成细胞的基本物质,参与组织的修复和更新,提供能量。
-糖类:人体主要的能量来源,分为单糖、双糖和多糖。
-脂肪:重要的能量来源,构成细胞膜,参与激素的合成。
-维生素:调节生理功能,维持正常生长和发育,分为脂溶性和水溶性。
-无机盐:构成骨骼和牙齿,维持神经和肌肉功能,调节体液平衡。
-水:生命活动的基础,参与物质的运输和代谢。
2.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过程
-口腔:牙齿的咀嚼和舌的搅拌,开始食物的物理消化。
-咽:食物的传送。
-食道:食物的传送。
-胃:胃液的分泌,食物的化学消化和暂时储存。
-小肠:胰液和胆汁的分泌,营养物质的吸收。
-大肠:水分的吸收,食物残渣的储存和排泄。
3.营养均衡的概念
-营养均衡是指摄入的食物中含有适量的各种营养素,以满足人体生理和健康的需要。
-营养均衡的原则:食物多样、合理搭配、适量摄入。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