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第PAGE1页共NUMPAGES16页
2025年中考语文二轮复习:文学文化常识高频考点强化练习题
1.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宋代把《论语》《大学》《中庸》和《孟子》合称为“四书”。
B.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诗人。李白出生于西域,幼时随父迁居今四川江油。
C.《世说新语》是南朝宋临川王刘义庆组织编写的一部志人小说集,主要记载汉末至东晋士大夫的言谈、逸事。
D.小王去同学家拜访,想问候一下同学的父母。于是小王问同学:你家令尊令堂在吗?
2.下列有关作家作品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鲁迅是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参与者,他的小说集有《呐喊》《彷徨》《朝花夕拾》,课文《阿长与山海经》就选自《朝花夕拾》。
B.《卖油翁》的作者是唐代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晚年号六一居士,“唐宋八大家”之一。本文选自他的《归田录》。
C.《老王》的作者是作家、翻译家杨绛,她的丈夫钱锺书,是小说《围城》的作者。
D.《孙权劝学》节选自北宋政治家、史学家司马迁主持编纂的编年体史书《资治通鉴》。
3.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我们一般称呼别人的儿子叫令郎,别人的父亲叫尊君或令尊。
B.《春》的作者是朱自清,原名朱自华,字佩弦,现代诗人、散文家。代表作品有诗文集《踪迹》,散文集《背影》等。
C.《世说新语》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笔记小说”的代表作,由南宋刘义庆召集一批文人共同编撰。
D.《再塑生命的人》选自《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作者是海伦?凯勒,美国女作家、教育家、慈善家。
4.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论语》是儒家的经典著作,它与《大学》《中庸》《孟子》合称为“四书”。
B.《世说新语》由南朝宋刘义庆编写的一部志人小说集,主要记载了汉末至东晋士大夫的言谈、逸事。《咏雪》《陈太丘与友期行》均出自《世说新语》。
C.《金色花》通过写一个儿童把自己想象成一朵金色花,并由此引发联想,表现了家庭之爱、母子之爱以及人类天性的美好和圣洁。
D.朱自清的《春》是一篇优美的写景抒情散文,作者抓住了春天的特点,描绘了五幅春景图。抒发了作者对春天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5.下列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济南的冬天》的作者是老舍,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是其代表作。
B.《再塑生命的人》选自美国盲聋女作家海伦?凯勒的小说集《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C.《天净沙?秋思》中“天净沙”是曲牌名。这首悲秋之作抒发了游子的思乡之情。
D.《朝花夕拾》中“我”以为猫吃了隐鼠而心生仇恨、拔何首乌毁坏泥墙等内容充满童趣。
6.下列文学和文化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论语》是儒家经典著作,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与《大学》《中庸》《孟子》合称“四书”。《世说新语》是一部志人小说集,主要记载汉末至东晋士大夫的言谈、逸事。
B.“以小见大”法是通过小题材、小事件和细节来揭示重大主题、反映深广内容的写作方法,如《秋天的怀念》和《散步》都是运用这种手法,让文章有了感人的力量和深远的意蕴。
C.比拟分为拟人和拟物:把物当作人来写,赋予物以人的动作行为或思想感情的修辞手法,称为拟人;把人当作物来写,或把甲物当作乙物来写,称为拟物。比拟的好处是能让读者对所描绘的事物产生鲜明的印象,感受作者对该事物强烈的感情,从而引起共鸣。
D.古人称谓有谦称和尊称的区别,如“尊君”是尊称对方的父亲,“家君”是谦称自己的父亲。常见的敬辞类有高寿、赐教、愚见等;谦辞类有敝人、奉陪、拙作等。
7.下列关于文学及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
A.《济南的冬天》,作者老舍,满族人,作家。主要作品有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
B.《天净沙?秋思》的体裁为元曲,“天净沙”是曲牌名,“秋思”是题目。
C.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代表作有散文诗集《朝花夕拾》和杂文集《坟》《热风》《且介亭杂文》等。
D.古人称谓有敬辞和谦称的区别,像令尊、高朋、惠顾是敬辞,敝人、犬子是谦称。
8.下列有关传统文化常识的表述中,正确的一项是()
A.古时候,用“令尊”“尊君”尊称对方的父亲,用“家严”“家君”谦称自己的父亲。
B.托你的福,我的令妹找了一份非常满意的工作。
C.七夕节的别称有女儿节、七月七、乞巧节。与七夕有关的古诗有“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和“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D.毕业时你送给我的照片和礼物,我一直惠存着。
9.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错的一项是()
A.朱自清(1898﹣1948),字佩弦,江苏扬州人。散文家、诗人、学者。有诗文集《踪迹》,散文集《背影》《欧游杂记》等。
B.老舍,原名舒庆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