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老残游记》读后感怎么写.pdf
文件大小:223 KB
总页数:4 页
更新时间:2025-03-19
总字数:约7.81千字
文档摘要

《老残游记》读后感怎么写(精品5篇)

《老残游记》读后感怎么写要怎么写,才更标准规范?根据多年文秘写作经验,

参考优秀《老残游记》读后感怎么写样本能让你事半功倍,下面分享【《老残游

记》读后感怎么写(精品5篇)】,供你选择借鉴。

《老残游记》读后感怎么写篇1

毋庸置疑,清官者,名垂千古、流芳百世,皆因人们拥戴清官、热爱清官,《老残

游记》读后感2000字。黑脸包龙图,在中国人心目中,始终是一片惩奷除恶

“大青天”。奷臣者,遭人唾骂,遗臭万年,皆因人们憎恨奷臣、厌恶奷臣。残

害忠良秦桧,在中国人心目中,永远是跪在岳飞墓前(前些时候,看到网上

传言,秦桧在家乡已站起来了,现在社会价值取向真得让人迷惘和心寒)。

刘鹗《老残游记》中写了二个清官,读后,却让人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第一个“清官”是玉贤。该人是因为“办强盗办好”而“补曹州府”(见第三

回)。他办强盗究竟办得怎么样好呢?书中写道:“不到一年竟有路不拾遗景象。

在《资治通鉴》中有一个描写李世民故事,也说到“路不拾遗”。故事名称是

《上与群臣论止盗》,发生在唐太宗李世民“贞观之治”年代,经过是这样:

上(指李世民)与群臣论止盗,或请重法以禁之,上晒之,曰:“民之所以为盗者,

由赋繁役重,官吏贪求,饥寒切身,故不暇顾廉耻耳。朕当去奢市费,轻徭薄赋,

选用廉吏,使民衣食有余,则自不为盗,安用重法邪?”自是数年之后,海内升

平,路不拾遗,外户不闭,商旅野宿焉。

“贞观之治”时代,李世民是否真得做到路不拾遗了,我们姑且不论。但是,李世

民对“止盗”采用“疏”方法,让百姓富起来,“使民衣食有余,则自不为

盗”。李世民观点显然是合乎情理,只是听起来太过于理想化而已。“穷

人”是任何社会都希望消失,又是任何社会都难以有效消失。即便历史发展到

现在,经济发达,物质丰富,“穷人”故事却仍然时有耳闻,此仍由于合理贫

富差距是社会发展动力所在。如果果真具备孔子所倡导“天下大同、天下归

一”,社会还能否发展,却是真正令人心存疑虑!我们所要做是让“穷人”成

为“相对穷”,而不是“绝对穷”!

玉贤大人对于“止盗”采用却是与李世民截然相反方法,他用是“堵”。他

在“衙门口有十二架站笼,天天不得空”(见第五回),“未到一年,站笼站死两千

多人”(见第三回)。就曹州府这么一个小地方,一年不到时间,就被玉贤拿住并

站死所谓强盗有两千多人。这么一个地方哪里来这么多强盗,全都是由于“他

(指玉贤大人)随便见着什么人,只要不顺他眼,他就把他用站笼站死;或者说话

说不得法,犯到他手里,也是一个死。”(见第五回)以至于老百姓非常怕他,大

家如小心谨慎、噤若寒蝉,不敢有丝毫差错。然而,即使这样,还是有众多良民

百姓被错当作强盗而被怨站死。对此,老残深有感慨,对曹州府百姓深为同情,他

看到雪地中鸟儿无以觅食,“躲在屋檐下,也把头缩着怕冷,其饥寒之状殊觉可

悯。”然而,他认为“这些鸟雀跃然冻饿,却没有人放枪伤害他……撑到明年开

春,便快活不尽了。若象这曹州府百姓呢,近几年年岁也就很不好,又有这

们一个酷虐父母官,动不动就捉了去当强盗,用站笼站杀,吓得很连一句话也说

不出来,于饥寒之外,又多一层惧怕,岂不比这鸟雀还要苦吗?(见第六回)”玉贤

虽然做到了“路不拾遗”,在上级眼中能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