篮球模块(一)运球组合技术及综合运用大单元说课稿-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体育与健康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科目
授课时间节次
--年—月—日(星期——)第—节
指导教师
授课班级、授课课时
授课题目
(包括教材及章节名称)
篮球模块(一)运球组合技术及综合运用大单元说课稿-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体育与健康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课程基本信息
1.课程名称:篮球模块(一)运球组合技术及综合运用
2.教学年级和班级:高二年级(1)班
3.授课时间:2023年10月20日
4.教学时数:1课时
核心素养目标
培养学生对篮球运动的热爱,提高学生的运动能力,发展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竞争意识。通过学习运球组合技术,学生能够掌握篮球基本技能,增强身体协调性和灵活性,同时培养学生在体育活动中遵守规则、尊重对手的体育道德。
学情分析
本节课针对高二年级的学生,他们已具备一定的篮球基础,对篮球运动有一定的兴趣和参与度。在知识方面,学生已经学习了篮球的基本规则和基本技术动作,如传球、投篮等。在能力方面,学生的身体素质和运动技能有所提高,但运球组合技术及综合运用的能力仍有待加强。在素质方面,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竞争意识和遵守规则的习惯有待进一步培养。
行为习惯方面,学生在体育课上表现出较好的纪律性和参与性,但部分学生存在动作不规范、练习不够专注等问题。这些行为习惯对课程学习产生了一定影响,如影响动作技术的正确性和学习效率。
针对以上学情,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应放在运球组合技术的教学上,通过针对性的练习和教学策略,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运球技术,提高篮球技能水平。同时,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团队协作精神,为今后篮球运动的深入学习和参与打下坚实基础。
教学方法与手段
教学方法:
1.讲授法:结合示范动作,讲解运球组合技术的动作要领和技巧。
2.示范法:通过教师的示范动作,直观展示运球技术的正确姿势和动作流程。
3.练习法:组织学生进行分组练习,逐步提高运球组合技术的熟练度。
教学手段:
1.多媒体演示:利用PPT展示篮球运球组合技术的视频和图片,增强学生的视觉感受。
2.教学软件应用:运用篮球训练软件,提供模拟练习,帮助学生熟悉技术动作。
3.实物教学:使用篮球,让学生在真实场景中练习,提高学习效果。
教学过程设计
1.导入新课(5分钟)
目标:引起学生对篮球运球组合技术的兴趣,激发其探索欲望。
过程:
开场提问:“同学们,你们喜欢打篮球吗?你们知道运球在篮球比赛中有多重要吗?”
展示一些精彩的篮球运球动作视频片段,让学生初步感受运球技术的魅力。
简短介绍篮球运球组合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它在篮球比赛中的重要性,为接下来的学习打下基础。
2.篮球运球组合技术基础知识讲解(10分钟)
目标:让学生了解篮球运球组合技术的定义、组成部分和原理。
过程:
讲解篮球运球组合技术的定义,包括其主要动作元素或结构。
详细介绍篮球运球组合技术的组成部分,如低运、高运、变向运球等,使用图表或示意图帮助学生理解。
3.篮球运球组合技术案例分析(20分钟)
目标:通过具体案例,让学生深入了解篮球运球组合技术的特性和重要性。
过程:
选择几个篮球比赛中运球技术运用的经典案例进行分析。
详细介绍每个案例的背景、特点和意义,让学生全面了解篮球运球组合技术的多样性和在实际比赛中的重要性。
引导学生思考这些案例对篮球比赛的影响,以及如何通过练习提高自己的运球技术。
4.学生小组讨论(10分钟)
目标: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过程:
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择一个特定的运球组合技术动作进行深入讨论。
小组内讨论该动作的技巧、练习方法和在实际比赛中的应用。
每组选出一名代表,准备向全班展示讨论成果。
5.课堂展示与点评(15分钟)
目标: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同时加深全班对篮球运球组合技术的认识和理解。
过程:
各组代表依次上台展示讨论成果,包括所选动作的技巧、练习方法和比赛中的应用案例。
其他学生和教师对展示内容进行提问和点评,促进互动交流。
教师总结各组的亮点和不足,并提出进一步的建议和改进方向。
6.课堂小结(5分钟)
目标: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篮球运球组合技术的重要性和意义。
过程:
简要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包括篮球运球组合技术的定义、组成部分、案例分析等。
强调篮球运球组合技术在篮球比赛中的价值和作用,鼓励学生课后继续练习和提高自己的运球技术。
7.课后作业布置(5分钟)
目标:巩固学习效果,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过程:
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根据所学内容,尝试自己设计一套篮球运球组合技术的练习计划,并记录练习过程中的感受和收获。
拓展与延伸
1.提供与本节课内容相关的拓展阅读材料
-《篮球运球技巧与训练方法》
本书详细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