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久跑说课稿-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体育与健康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科目
授课时间节次
--年—月—日(星期——)第—节
指导教师
授课班级、授课课时
授课题目
(包括教材及章节名称)
耐久跑说课稿-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体育与健康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教材分析
耐久跑说课稿-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体育与健康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耐久跑是人教版体育与健康必修第一册高一上学期的重要内容,旨在培养学生良好的耐力和意志品质。本课内容与教材紧密相连,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特点,通过实际操作提高学生的耐久跑技能。
核心素养目标
培养学生对体育运动的热爱和参与意识,提高学生的运动能力,发展学生的耐力素质。通过耐久跑练习,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培养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促进身心健康发展。
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重点一:耐久跑的基本技术动作。强调正确的跑步姿势,包括身体重心稳定、步幅适中、步频均匀等,以减少能量消耗,提高跑步效率。
-重点二:呼吸节奏的掌握。指导学生学会在跑步过程中保持深长而均匀的呼吸,避免因呼吸不当导致的疲劳和运动损伤。
2.教学难点
-难点一:持续耐力的培养。由于耐久跑对学生的耐力要求较高,因此如何让学生在长时间的运动中保持良好的状态是教学难点。例如,通过间歇训练和长距离慢跑相结合的方式,帮助学生逐步提高耐力。
-难点二:心理素质的锻炼。耐久跑过程中,学生可能会遇到身体疲劳、心理压力等问题,如何帮助学生调整心态,克服困难,保持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是教学难点。例如,通过心理辅导和团队激励,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抗挫折能力。
教学资源准备
1.教材:人教版体育与健康必修第一册教材,确保每位学生人手一册。
2.辅助材料:准备耐久跑技术动作的图片、图表和视频,用于示范和讲解。
3.实验器材:计时器、心率监测仪等,用于监测学生的运动强度和耐力水平。
4.教室布置:设置环形跑道,划分起跑线和终点线,安排分组讨论区,确保教学活动有序进行。
教学过程设计
1.导入新课(5分钟)
-教师通过提问:“同学们,你们平时是如何锻炼耐力的?”来引起学生的兴趣。
-简要介绍耐久跑的意义和重要性,强调其在提高学生体质和意志力方面的作用。
-展示耐久跑的相关图片和视频,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2.讲授新知(20分钟)
-讲解耐久跑的基本技术动作,包括跑步姿势、步频、步幅、呼吸节奏等。
-通过示范和分解动作,让学生直观理解每个动作要领。
-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检查,确保动作正确。
3.巩固练习(10分钟)
-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耐久跑的基本技术练习。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学生的动作错误,确保技术规范。
-设置不同距离的耐久跑练习,让学生逐步提高耐力。
4.课堂小结(5分钟)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耐久跑技术动作的重要性。
-邀请学生分享练习心得,讨论如何提高耐力和跑步效率。
-提醒学生在课后加强锻炼,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
5.作业布置(5分钟)
-布置课后练习任务,要求学生完成一定距离的耐久跑。
-指导学生记录自己的跑步时间和感受,以便于自我评估和进步。
-鼓励学生与家长分享学习成果,共同参与体育活动。
教学资源拓展
1.拓展资源
-耐久跑的历史与发展:介绍耐久跑的起源、发展历程以及在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普及情况。
-耐久跑的训练方法:探讨不同类型的耐久跑训练,如间歇训练、长距离慢跑、高原训练等,以及它们在提高耐力中的作用。
-耐久跑的营养与恢复:分析耐久跑运动员的营养需求,以及运动后的恢复策略,包括饮食、休息和按摩等。
-耐久跑的竞赛规则与技巧:介绍耐久跑的竞赛规则,包括比赛距离、计时方式等,以及比赛中的战术运用和技巧。
2.拓展建议
-鼓励学生阅读相关书籍和杂志,了解耐久跑的更多知识。
-组织学生观看耐久跑的比赛视频,分析优秀运动员的技术和策略。
-建议学生参加校内外耐久跑比赛,亲身体验比赛氛围,提高实战能力。
-引导学生进行耐久跑的科学研究,如调查不同训练方法对耐力提升的效果。
-推荐学生加入学校田径队或跑步俱乐部,在专业教练的指导下进行系统训练。
-鼓励学生参与社区耐久跑活动,与社区成员共同锻炼,增进交流与合作。
-组织学生进行耐久跑的户外教学,如在公园、学校操场等进行实际操作,体验自然环境的跑步感受。
-建议学生利用网络资源,如体育论坛、社交媒体等,交流耐久跑的经验和心得。
-鼓励学生撰写耐久跑的个人训练日志,记录训练过程和成果,进行自我反思和总结。
反思改进措施
反思改进措施(一)教学特色创新
1.融入情境教学:在耐久跑教学中,尝试将学生带入一个模拟的比赛情境,让他们体验比赛的紧张和刺激,从而提高他们的参与度和兴趣。
2.个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