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理工大学附属中学2024年-学年高一体育上学期第1周说课稿6
科目
授课时间节次
--年—月—日(星期——)第—节
指导教师
授课班级、授课课时
授课题目
(包括教材及章节名称)
上海市理工大学附属中学2024年-学年高一体育上学期第1周说课稿6
课程基本信息
1.课程名称:高一体育
2.教学年级和班级:高一(1)班
3.授课时间:2024年9月3日
4.教学时数:1课时
核心素养目标
学习者分析
1.学生已经掌握的相关知识:高一学生普遍具备一定的体育基础,对基本的运动技能有一定的了解,如跑步、跳跃、投掷等。但他们对田径运动项目的专项技术掌握有限,对于本节课要学习的400米跑的起跑技巧、途中跑的节奏和技巧,以及冲刺阶段的速度保持和技巧运用可能较为陌生。
2.学习兴趣、能力和学习风格:高一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对体育活动有一定的兴趣,尤其对挑战性和竞争性强的运动项目更感兴趣。他们在体能上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但部分学生可能由于缺乏锻炼,身体协调性和耐力有待提高。学习风格上,学生个体差异较大,有的学生喜欢团队协作,有的则更独立自主。
3.学生可能遇到的困难和挑战:学生在学习400米跑的过程中,可能会遇到起跑姿势不正确、途中跑节奏不稳定、冲刺阶段速度下降等问题。此外,部分学生可能因为害怕失败或缺乏信心,导致心理压力过大,影响运动表现。教师需针对这些困难和挑战,采取相应的教学策略,帮助学生克服障碍,提高运动技能。
教学资源
1.软硬件资源:田径场地、起跑器、秒表、标志物(用于标记起跑线和冲刺标志)、音响设备(用于播放起跑信号和音乐)。
2.课程平台:学校体育教学平台,用于发布教学视频、学习资料和学生作业。
3.信息化资源:在线田径运动教学视频、电子教材、运动生理学知识库。
4.教学手段:示范教学、分组练习、游戏教学、竞赛教学、视频分析教学。
教学实施过程
1.课前自主探索
教师活动:
-发布预习任务:通过在线平台发布预习资料,包括400米跑的基本技巧、起跑信号和节奏控制等内容,明确要求学生了解起跑姿势和途中跑的基本原则。
-设计预习问题:设计问题如“起跑时如何保持平衡?”和“途中跑如何调整呼吸节奏?”等,引导学生思考。
-监控预习进度:通过平台查看学生提交的预习成果,确保学生有充分的时间进行预习。
学生活动:
-自主阅读预习资料:学生阅读相关资料,了解400米跑的基本知识和技巧。
-思考预习问题:学生针对预习问题进行思考,记录自己的理解和疑问。
-提交预习成果:学生将预习笔记、问题列表等提交给教师。
教学方法/手段/资源:
-自主学习法:通过预习活动,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信息技术手段:利用在线平台进行资源的共享和监控。
作用与目的:
-帮助学生提前了解400米跑的相关知识,为课堂学习做好准备。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2.课中强化技能
教师活动: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优秀运动员的400米跑视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讲解知识点:讲解起跑技巧、途中跑节奏控制、冲刺阶段的速度保持等知识点。
-组织课堂活动:进行分组练习,让学生在教练的指导下练习起跑和途中跑。
学生活动:
-听讲并思考:学生认真听讲,理解教师讲解的技巧。
-参与课堂活动:学生在教练的指导下,积极参与起跑和途中跑的练习。
-提问与讨论:学生在练习中遇到问题时,及时提问并与其他同学讨论。
教学方法/手段/资源:
-讲授法:通过讲解,帮助学生理解400米跑的技巧。
-实践活动法:通过分组练习,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技能。
-合作学习法: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作用与目的:
-帮助学生深入理解400米跑的技巧,掌握起跑和途中跑的技能。
-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课后拓展应用
教师活动:
-布置作业:布置课后练习题,让学生巩固起跑和途中跑的技巧。
-提供拓展资源:推荐相关的田径运动书籍和视频,供学生进一步学习。
学生活动:
-完成作业:学生完成课后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拓展学习:学生利用推荐的资源进行自学,提高自己的技术水平。
教学方法/手段/资源:
-自主学习法:通过课后作业和自学,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反思总结法:通过反思和总结,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不足并提出改进建议。
作用与目的:
-巩固学生在课堂上学到的400米跑知识点和技能。
-通过拓展学习,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和思维方式。
-通过反思总结,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不足并提出改进建议,促进自我提升。
学生学习效果
学生学习效果
1.技术掌握方面:
-起跑技巧:学生能够正确掌握起跑姿势,包括起跑线的定位、起跑器的使用、起跑信号的捕捉等。
-途中跑节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