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荣昌安富中学初中体育与健康鱼跃前滚翻、排球垫球说课稿人教新课标版
课题:
科目:
班级:
课时:计划3课时
教师:
单位:
一、教学内容
人教新课标版初中体育与健康教材中,本节课内容为“鱼跃前滚翻、排球垫球”。主要围绕鱼跃前滚翻的基本动作要领和技巧,以及排球垫球的基本技巧和动作规范展开教学。通过实践操作,使学生掌握鱼跃前滚翻和排球垫球的基本动作,提高学生的协调性和灵活性。
二、核心素养目标
本节课旨在培养学生的体育核心素养,包括运动技能素养、健康行为素养和体育品德素养。通过鱼跃前滚翻和排球垫球的学习,学生将提升身体协调性、灵活性和力量素质,培养团队协作精神,增强规则意识和公平竞争观念,同时激发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形成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
三、学情分析
针对重庆市荣昌安富中学初中学生,本节课的教学对象主要分为以下层次:
1.知识基础:学生已具备一定的体育基础知识,对基本的运动技能有一定了解,但在鱼跃前滚翻和排球垫球这两个技术动作上,可能存在动作不规范、技巧掌握不牢固等问题。
2.能力水平:学生的运动能力参差不齐,部分学生协调性较好,动作灵活,但整体上,学生的运动技能和身体协调性有待提高。
3.素质方面:学生在团队合作、规则意识等方面表现良好,但部分学生可能存在胆怯、害怕摔倒等情况,影响动作的完成。
4.行为习惯:学生在课堂上表现出较高的纪律性和积极性,但在练习过程中,部分学生可能存在注意力不集中、动作不标准等问题。
5.对课程学习的影响:由于学生个体差异,可能导致部分学生在鱼跃前滚翻和排球垫球的学习过程中遇到困难,影响课程进度和效果。因此,教师需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采用分层教学,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在课程中学到知识和技能。
四、教学资源准备
1.教材:确保每位学生拥有人教新课标版初中体育与健康教材。
2.辅助材料:准备与鱼跃前滚翻、排球垫球相关的动作分解图片、示范视频,以及技术要领的图表。
3.实验器材:准备必要的垫子、排球、秒表等体育器材,并确保其安全可靠。
4.教室布置:设置专门的练习区域,包括安全的地垫、排球练习场,并安排学生分组练习的空间。
五、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环节(5分钟)
1.教师通过展示鱼跃前滚翻和排球垫球的精彩视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这些动作的名称吗?它们有什么特点?”
3.学生回答,教师总结并引出本节课的主题:“鱼跃前滚翻、排球垫球”。
二、讲授新课(15分钟)
1.鱼跃前滚翻:
a.教师讲解动作要领:准备姿势、滚动、起立等。
b.学生跟随教师示范,模仿动作。
c.分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动作不规范之处。
2.排球垫球:
a.教师讲解垫球的基本姿势、手法和步法。
b.学生跟随教师示范,模仿动作。
c.分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动作不规范之处。
三、巩固练习(20分钟)
1.鱼跃前滚翻:
a.学生分组进行鱼跃前滚翻练习,教师观察并指导。
b.学生尝试不同的练习方法,如慢速、快速、高难度等。
c.学生互相评价,总结经验,提高动作质量。
2.排球垫球:
a.学生分组进行排球垫球练习,教师观察并指导。
b.学生尝试不同的练习方法,如定点垫球、移动垫球等。
c.学生互相评价,总结经验,提高垫球技术。
四、课堂提问(5分钟)
1.教师提问:“同学们,鱼跃前滚翻和排球垫球有哪些注意事项?”
2.学生回答,教师总结并强调重点。
五、师生互动环节(5分钟)
1.教师邀请学生上台展示动作,其他学生观察并提出改进意见。
2.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点评,鼓励学生继续努力。
六、教学小结(5分钟)
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鱼跃前滚翻和排球垫球的技术要领。
2.学生分享学习心得,教师总结并强调学习重点。
七、拓展延伸(5分钟)
1.教师提出问题:“如何将鱼跃前滚翻和排球垫球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2.学生讨论并分享自己的观点,教师进行总结。
八、布置作业(5分钟)
1.教师布置课后练习作业,要求学生回家后进行练习。
2.学生询问作业要求,教师详细解答。
整个教学过程共计45分钟,紧扣实际学情,凸显教学重难点,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注重创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六、教学资源拓展
1.拓展资源:
a.鱼跃前滚翻的历史与文化:介绍鱼跃前滚翻的起源、发展以及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应用,如武术、体操等。
b.排球垫球的技术演变:探讨排球垫球技术的发展历程,从传统手法到现代技术的演变。
c.体育与健康的关系:分析体育活动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包括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等方面。
2.拓展建议:
a.鱼跃前滚翻:
-观看专业运动员的鱼跃前滚翻表演视频,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