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跑后的加速跑说课稿-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体育与健康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科目
授课时间节次
--年—月—日(星期——)第—节
指导教师
授课班级、授课课时
授课题目
(包括教材及章节名称)
起跑后的加速跑说课稿-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体育与健康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课程基本信息
1.课程名称:体育与健康
2.教学年级和班级:高一(1)班
3.授课时间:2023年10月25日星期三第2节课
4.教学时数:1课时
核心素养目标
1.培养学生的运动技能,提高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和积极性。
2.强化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通过集体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集体荣誉感。
3.增强学生的规则意识,让学生在遵守比赛规则的同时,学会尊重对手和裁判。
4.培养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提高学生在运动中的安全防范能力。
5.培养学生的健康观念,引导学生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重点:
1.短跑技术的正确掌握,特别是起跑后的加速阶段,这是提高短跑成绩的关键。
2.学生对比赛规则的熟悉程度,确保比赛公平、有序进行。
难点:
1.学生在起跑瞬间迅速发力,实现由静止到高速跑动的转换。
2.学生在高速跑动中保持良好的身体姿态和呼吸节奏。
解决办法:
1.通过分解动作教学,逐步引导学生掌握起跑和加速的技术要领。
2.结合视频分析,让学生直观学习优秀运动员的比赛技巧。
3.组织多次练习,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熟悉规则,提高比赛适应能力。
4.采用循序渐进的教学方法,逐步提高学生的运动负荷,增强他们的耐力和爆发力。
教学方法与手段
教学方法:
1.讲授法:结合动作示范,详细讲解短跑技术要领,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动作概念。
2.演示法:通过教师或优秀运动员的现场演示,让学生直观感受技术动作的细节。
3.练习法:设计多样化的练习环节,让学生在反复练习中掌握技术,提高运动能力。
教学手段:
1.多媒体教学:利用视频、动画等多媒体资源,展示短跑技术的不同阶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实物教学:使用跑鞋、起跑器等实物,让学生亲身体验,加深对技术动作的理解。
3.教学软件:运用体育教学软件,进行模拟训练,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过程设计如下,总用时45分钟:
一、导入环节(5分钟)
1.教师通过播放短跑比赛的精彩片段,激发学生的兴趣。
2.提出问题:“同学们,你们认为短跑运动员在比赛中,哪些动作最为关键?”
3.学生讨论,教师总结,引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短跑技术。
二、讲授新课(15分钟)
1.教师讲解短跑的基本技术要领,包括起跑、起跑后的加速、途中跑、冲刺等阶段。
2.结合动作图解,详细讲解起跑后的加速阶段的技术细节。
3.教师示范起跑后的加速动作,强调动作的要点和注意事项。
三、巩固练习(15分钟)
1.学生分组进行起跑后的加速练习,教师巡回指导,纠正错误动作。
2.学生互评,互相学习,共同提高。
3.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模拟比赛,让学生在实际比赛中运用所学技术。
四、课堂提问(5分钟)
1.教师提问:“起跑后的加速阶段,应该注意哪些事项?”
2.学生回答,教师点评,强调正确答案。
五、师生互动环节(5分钟)
1.教师提问:“如何提高短跑成绩?”
2.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
3.教师总结,强调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六、核心素养拓展(5分钟)
1.教师提问:“在比赛中,如何保持良好的心态?”
2.学生分享自己的经验,教师点评,引导学生学会调整心态。
3.教师总结,强调心理素质在体育竞赛中的重要性。
七、总结与反馈(5分钟)
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2.学生反馈学习心得,教师点评,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练习。
教学过程设计紧扣实际学情,凸显重难点,解决问题及核心素养能力的拓展要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与学生的互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心理素质。
知识点梳理
1.短跑技术概述
-短跑运动的定义和特点
-短跑的基本技术阶段:起跑、起跑后的加速、途中跑、冲刺
-短跑技术的目的:提高速度、保持身体平衡、减少能量消耗
2.起跑技术
-起跑姿势:蹲踞式、站立式等
-起跑动作:预摆、发力、起跑后的瞬间加速
-起跑技巧:起跑器设置、起跑信号的判断、起跑后的第一步动作
3.起跑后的加速技术
-加速阶段的特点:由静止到高速跑动的转换
-加速技术的关键:快速发力、保持身体前倾、稳定步频
-加速技巧:腿部力量与爆发力的结合、合理分配身体重心
4.途中跑技术
-途中跑的要求:保持稳定的速度、姿势和步频
-途中跑的技术要点:步长、步频、摆臂、身体姿态
-途中跑的技巧:节奏控制、能量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