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4/NUMPAGES16
江苏省高邮市2022年高二《生物》上学期期末考试题与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当兴奋传至突触小体时,引起突触小泡与突触前膜融合,并释放去甲肾上腺素(简称NE)到突触间隙,突触间隙中的NE将发生如图所示的结合或摄取。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NE与突触后膜的受体结合将引起后膜的电位变化
B.释放神经递质NE的过程不需要载体但需要能量
C.突触前膜和后膜均能摄取NE,说明兴奋在该处可以双向传递
D.NE作用于突触前膜受体后,抑制NE释放属于反馈调节
【答案】C
2.下图表示机体内生命活动调节的途径。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该图示可以说明神经系统可调控内分泌系统的活动
B.感受器→①→下丘脑→⑦→内分泌腺构成一个完整的反射弧
C.①过程既有电信号的传导又可能有化学信号的传递
D.如果内分泌腺为胰岛,则⑥的增加可引起③和④的减少
【答案】D
3.如图为人体体液各成分之间的相互关系,下列相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a存在于细胞内,约占体液的2/3
B.b是组织液,其渗入c的量少于渗入d的量
C.胰岛素和肌肉注射的青霉素可存在于d中
D.小肠绒毛上皮细胞生活的内环境为b和消化液
【答案】D
4.下列有关人体免疫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A.B细胞和T细胞都由造血干细胞分化而来,分别在骨髓和胸腺中发育成熟
B.免疫活性物质包含抗体、细胞因子、溶菌酶等,并非都由免疫细胞产生
C.抗原再次侵入机体时,被记忆细胞识别并作出相应的免疫应答,吞噬细胞在二次免疫中并没有发挥作用
D.HIV侵入人体时,免疫系统可发挥作用,摧毁大多数病毒,但到后期T细胞数目减少,免疫系统被破坏,人体免疫能力大部分丧失
【答案】C
5.桥本氏甲状腺炎是一种常见的甲状腺疾病,患者血液中可检测出抗甲状腺细胞的抗体,随病情发展许多患者会表现为甲状腺功能减退,称为桥本氏甲减。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桥本氏甲状腺炎是一种自身免疫病
B.桥本氏甲减出现的原因是甲状腺细胞受损
C.桥本氏甲减患者会表现出体温偏高的症状
D.桥本氏甲减可通过补充甲状腺激素减轻症状
【答案】C
6.乙肝疫苗第一次注射的时候需按照“0G1G6原则”接种三次针剂(0表示第一针,1表示1个月后打第二针,6表示第二针打了6个月后打第三针),三针打完才代表理论上的一次完整的乙肝疫苗注射完成,其主要原因是
A.能多次强化刺激浆细胞产生大量的抗体
B.记忆细胞数量增多导致应答效果显著增强
C.抗原的积累促进T细胞释放大量淋巴因子
D.能增强体内吞噬细胞对抗原的免疫记忆
【答案】B
7.下列有关植物激素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生长素在植物体内只能从形态学上端运输到形态学下端
B.摘除植物的顶芽可以解除较高浓度生长素对侧芽的抑制
C.赤霉素主要促进细胞分裂,利于植株生长、种子果实发育
D.农业生产上,植物生长调节剂对环境无影响,可随意使用
【答案】B
8.如图表示植物生长单位长度所需时间与生长素浓度的关系,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在单侧光作用下,若胚芽鞘生长素浓度向光侧为c,则背光侧为d
B.将植物体水平放置,若茎部近地侧生长素浓度为a,则远地侧为b
C.将植物体水平放置,若根部近地侧生长素浓度为c,则远地侧为d
D.若曲线Ⅰ表示生长素对植物芽的作用,则曲线Ⅱ表示对根的作用
【答案】A
9.请判断下列有关下图所示的三种曲线图的说法,正确的是()
A.鹰与鼠的种间关系可用图①表示,其中曲线a表示鹰种群的数量变化
B.T2噬菌体与细菌的种间关系可用图①表示,二者分开对一方有利
C.大豆与根瘤菌的种间关系可用图②表示,二者分开彼此有利
D.大草履虫和双小核草履虫的关系可用图③表示,曲线a代表占优势者
【答案】D
10.内环境的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下列有关稳态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A.血液中甲状腺激素水平降低会引起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分泌减少
B.垂体可以通过产生促激素作用于甲状腺、性腺和胰岛等调节生命活动,维持稳态
C.在寒冷环境中,下丘脑是产生冷觉的中枢,可以分析、综合并使有关神经兴奋
D.甲状腺激素的分级调节可以形成多级反馈调节,有利于精细调控
【答案】D
11.下列有关神经系统对内脏活动调节的说法,错误的是()
A.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对同一器官的作用往往是双重支配,它们的作用通常是相反的
B.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都能促进唾液腺分泌唾液,唾液腺分泌唾液也受大脑皮层控制
C.在调节泌尿时,交感神经兴奋导致膀胱缩小,副交感神经兴奋导致膀胱舒张
D.交感和副交感神经共同作用可以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