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液体压强
第2课时液体压强的相关计算连通器;1.会用液体压强公式p=ρgh进行简单的计算。
2.能运用液体压强知识解释生产生活中的相关现象。
3.了解连通器的构造特点,了解连通器的原理。
4.了解一些连通器的应用实例,了解船闸的作用和工作原理。;一、液体压强的计算;(1)计算液体压强都适用;;;液体先计算压强再求压力。
1.计算压强公式:
2.计算压力公式:;;为什么潜水不同深度,需要穿不同的潜水服?;为什么深海鱼类被捕捉上岸就会死亡?;水坝的横截面为何均为上窄下宽,呈梯形状?;实验探究:连通器中的液体有什么特点;实验表明:连通器里的同一种液体不流动时,各容器中的液面相平。;必须:同种液体
液体静止;;;判断:
(1)连通器中的液面总是相平的()
(2)连通器中的同种液体,液面总是相平的()
(3)静止在连通器中的液体,液面总是相平的();水壶;下水道存水弯;水塔;锅炉水位计;过路涵洞;自动饮水器;好大一个连通器;好大一个连通器;盆景的自动给水装置 ;例细玻璃管与一个带喇叭口的玻璃管间用软胶管相连,如图所示。内有一定量的水,当右管口慢慢向上移动时,左喇叭管口水面()
A.向上移动,但总比右管水面低
B.向上移动,但总比右管水面高
C.向上移动,但总与右管水面相平
D.不移动,两管水面相平
;打开阀门后液体将如何流动?;液体压强的应用;1.根据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2.对于液体压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液体只对容器的底和侧壁有压强
B.液体重力、体积越大,液体压强越大
C.液体的密度越大,液体的压强越大
D.同一种液体的压强与跟深度成正比;4.如图所示,甲、乙两个容器中装有密度分别为ρ甲、ρ乙两种液体,A、B、C、D四点的压强分别为pA、pB、pc、pD,下列分析错误的是();5.(1)如图所示,将盛有适量水的试管由竖直位置逐渐倾斜的过程中(水未溢出),水对试管底部的压强()
A.变大 B.变小 C.先变小后变大 D.先变大后变小;6.(思维拓展)如图所示,两只相同的试管内装有质量相等的两种液体,甲管竖??放置,乙管倾斜放置,则两管底部所受液体的压强p甲、p乙的大小关系应是()
A.p甲>p乙
B.p甲=p乙
C.p甲<p乙
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1.如图所示,一个U形敞口容器里面装有水,把它放在斜面上,其中正确的是();2.下图是轮船由上游通过船闸驶往下游的情况:首先关闭阀门______(用字母表示),打开阀门A,闸室和上游水道构成了一个_________。当闸室水面与上游水面相平后,打开闸门,船驶入闸室。当闸室水面下降到和下游水面相平时,打开闸门_____,船驶向下游。;?3.在装修房屋时,工人师傅常用﹣﹣根灌有水(水中无气泡)、两端开口且足够长的透明塑料软管的两端靠在墙面的不同地方并在两端的液面处均做出标记,如图1所示,则两标记?_____(选填“在”或“不在”)同一水平面,做标计时利用了?________原理。利用此原理我们可以判断:图2中粗细相同、高度不同、壶嘴等高的两把水壶中所装的水?________(选填“甲多”“乙多”或“一样多”)。;4.如图所示,A、B为完全相同的两个容器,分别盛有7cm、5cm深的水,A、B之间用导管连接.若将阀门K打开后,水从____流向____,当水不流动时,两容器的水深度之比为________,此时水对AB两容器底部的压强之比为______。;5.如图所示,甲、乙、丙三个容器,底面积相同,高度相同,质量相等,但形状不同,装入等高的同一种液体。
(1)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P甲P乙P丙
(2)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力:F甲F乙F丙
(3)容器中液体的重力:G甲G乙G丙
(4)容器对桌面的压力:F甲F乙F丙
(5)容器对桌面的压强:P甲P乙P丙
;变式1:如图所示,甲、乙、丙三个容器,底面积相同,高度相同,质量相等,但形状不同,装入等质量的同一种液体。
(1)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P甲P乙P丙
(2)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力:F甲F乙F丙
(3)容器中液体的重力:G甲G乙G丙
(4)容器对桌面的压力:F甲F乙F丙
(5)容器对桌面的压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