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4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扩张说课稿2023--2024学年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学期
授课内容
授课时数
授课班级
授课人数
授课地点
授课时间
课程基本信息
1.课程名称: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扩张
2.教学年级和班级:九年级
3.授课时间:2023--2024学年下学期
4.教学时数:1课时
核心素养目标分析
本节课旨在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历史思维能力。学生将通过学习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扩张,理解战争对人类文明的破坏性影响,增强民族自尊心和爱国情怀。同时,通过分析历史事件,提升学生运用史料、逻辑推理和批判性思维的能力,培养其成为具有社会责任感和国际视野的现代公民。
学情分析
九年级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对历史的认识和理解能力逐渐增强,但他们的知识储备和认知水平仍有差异。在知识方面,学生对一战后的世界格局有一定的了解,但对于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扩张这一历史事件的背景、过程和影响,可能存在理解上的不足。在能力方面,学生的历史分析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有待提高,他们在面对复杂的历史问题时,往往缺乏独立思考和深入探究的能力。
在素质方面,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对和平的渴望较为强烈,但面对战争的残酷性,他们的情感体验可能较为浅显。在行为习惯上,部分学生可能对历史学习缺乏兴趣,存在被动接受知识的情况,这可能会影响他们对法西斯国家侵略扩张这一重要历史事件的关注和学习效果。
本节课的学习对学生的历史素养提升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学习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扩张,学生能够更加深刻地认识到战争的危害,增强民族自尊心和爱国情感。同时,通过分析历史事件,学生可以提高自己的历史分析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培养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此外,本节课的学习也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他们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因此,教师需要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合适的教学策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教学方法与策略
1.采用讲授与讨论相结合的教学方法,通过教师的引导和学生的互动,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扩张历史。
2.设计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扮演不同历史角色,模拟历史场景,增强学生的历史体验和情感共鸣。
3.利用多媒体教学,展示相关历史图片、视频资料,直观呈现历史事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引入案例分析,让学生分析历史事件背后的原因和影响,培养学生的历史分析能力。
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环节(用时5分钟)
1.创设情境:播放二战时期的历史影像资料,让学生直观感受战争的残酷和法西斯国家的侵略行为。
2.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为何法西斯国家会发动侵略战争?这些战争对世界产生了哪些影响?
3.学生回答:教师总结并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扩张。
二、讲授新课(用时20分钟)
1.法西斯国家的形成背景:介绍法西斯主义的兴起、主要国家的法西斯政权建立等背景知识。
2.侵略扩张的过程:讲解法西斯国家在20世纪30年代的侵略扩张过程,包括对欧洲、亚洲、非洲等地的侵略行为。
3.重大历史事件:重点讲解二战爆发、珍珠港事件、诺曼底登陆等重大历史事件,分析其背景、过程和影响。
4.学生互动: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思考法西斯国家侵略扩张的原因和影响,学生回答后教师进行点评和总结。
三、巩固练习(用时10分钟)
1.填空题: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填写空缺的历史事件、时间、地点等,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2.选择题:设计关于法西斯国家侵略扩张的选择题,巩固学生对重要历史事件的记忆和理解。
3.学生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讨论法西斯国家侵略扩张的原因和影响,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分析能力。
四、课堂提问(用时5分钟)
1.教师提问:针对课堂内容,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如法西斯国家侵略扩张的原因有哪些?这些战争对世界产生了哪些影响?
2.学生回答:教师点评并总结,强调重点知识。
五、师生互动环节(用时5分钟)
1.教师提问: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追问,引导学生深入思考问题,如法西斯国家侵略扩张的原因有哪些?这些战争对世界产生了哪些影响?
2.学生回答:教师点评并总结,强调重点知识。
3.学生提问:鼓励学生提出问题,教师解答,增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六、核心素养能力的拓展要求(用时5分钟)
1.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从历史中汲取教训,避免类似悲剧再次发生?
2.学生讨论: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表达能力。
教学过程流程环节:
1.导入环节(5分钟)
2.讲授新课(20分钟)
3.巩固练习(10分钟)
4.课堂提问(5分钟)
5.师生互动环节(5分钟)
6.核心素养能力的拓展要求(5分钟)
总用时:45分钟
教学资源拓展
1.拓展资源:
-法西斯国家的政治体制特点:介绍意大利法西斯、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