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自考(学前教育学)-试卷1
(总分:84.00,做题时间:9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30,分数:60.00)
1.教育活动的核心部分是()
(分数:2.00)
?A.自我教育
?B.学校教育?√
?C.通过各种媒体形式获得知识的教育
?D.人与人之间联系培养人的活动
解析:解析:学校教育是教育活动的核心部分,现代教育的发展是以学校教育为主要标志的各种教育形式的发展。
2.教育基本要素都具备的情况下,起着决定性作用的是()
(分数:2.00)
?A.教育者的主导性?√
?B.受教育者的学习主体地位
?C.教育内容的丰富性
?D.教育的物质资源先进性
解析:解析:教育的基本要素是进行任何教育活动都必不可少的,这些要素在教育活动过程中又是相互影响地发挥各自的功能。教育基本要素都具备的情况下,教育者的主导性起着决定性作用。
3.学前教育存在与发展的必备条件是()
(分数:2.00)
?A.精神环境
?B.物质环境?√
?C.经济发展
?D.政治
解析:解析:我国有关部门对托儿所、幼儿园的物质环境设备已有达标的规定,物质环境是学前教育存在与发展的必备条件。
4.决定着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的是()
(分数:2.00)
?A.经济发展?√
?B.政治
?C.环境
?D.人口
解析:解析:经济发展决定着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一个国家的文肓率、义务教育普及的年限、高等教育普及的程度和这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相关。
5.格塞尔证明后天教养经验并不影响儿童的发展是通过_____证明的。()
(分数:2.00)
?A.早起记忆实验
?B.双生子实验?√
?C.自我概念的形成实验
?D.镜子实验
解析:解析:美国心理学家格塞尔通过双生子实验来证明后天教养经验并不影响儿童的发展。他指出从整个过程来看,遗传因素具有决定性的作用,从发展的结果来看,环境对其影响也是有限的,环境只给发展提供了时机。
6.遗传素质中最为重要的特点是()
(分数:2.00)
?A.身体
?B.心理
?C.神经系统?√
?D.社会环境
解析:解析:形成人与人之间天生差异的解剖生理特点就称为遗传素质,其中神经系统的特点最为重要。
7.古埃及的幼儿教育,从教育形式上看,具有多样性和()
(分数:2.00)
?A.指导性
?B.等级性?√
?C.一般性
?D.阶段性
解析:解析:古埃及幼儿教育还处于一个萌芽的阶段,它与初等教育时接时离,有时又融为一体,没有明确的年龄界限。从教育形式上看,它具有多样性和等级性。
8.《世界图解》的作者是()
(分数:2.00)
?A.卢梭
?B.洛克
?C.夸美纽斯?√
?D.蒙台梭利
解析:解析:夸美纽斯先后出版过《夸美纽斯教育论著全集》《母育学校》《世界图解》等著作。
9.学前教育的教育目标的核心是()
(分数:2.00)
?A.专业培养
?B.学习知识
?C.个性成熟
?D.儿童发展?√
解析:解析:近年来,人们认识到学前期的重要性,儿童的个别差异,世界各国的教育工作者逐渐认识到教育目标应以儿童发展为核心,满足儿童发展要求。
10.幼儿能够认识高低、宽窄、轻重等空间方位的年龄班是()
(分数:2.00)
?A.小班
?B.中班?√
?C.大班
?D.学前班
解析:解析:中班幼儿要认识高低、宽窄、厚薄、轻重、长短、前后等空间方位。
11.教育的主要途径,孩子学习的最佳途径是()
(分数:2.00)
?A.游戏?√
?B.学习
?C.课程
?D.劳动
解析:解析:游戏是教育的主要途径,也是孩子学习的最佳途径。教师应坚定信念,把游戏作为儿童的主要活动。
12.在培养儿童运用大脑控制自己的动作这项练习中,教师开始练习儿童的肌肉和()
(分数:2.00)
?A.骨骼
?B.感觉器官协调?√
?C.语言
?D.认知
解析:解析:教师要培养儿童运用高级神经中枢(大脑)来控制自己的动作,在以往的教学中,这点被我们忽略了。在进行这项练习中,教师要从儿童的肌肉、感觉器官的协调性开始,使儿童养成由大脑指挥自己的动作。
13.发展适宜性原则的提出是针对()
(分数:2.00)
?A.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
?B.幼小衔接不到位
?C.“集装箱”倾向
?D.社会性领域重视程度不足
解析:解析:发展适宜性原则是美国幼儿教育协会1986年后极力倡导的教育理念和实践,它当时主要是针对美国幼儿教育“小学化”等倾向提出来的。
14.幼儿园教学的基本方法是()
(分数:2.00)
?A.观察法?√
?B.示范法
?C.演示法
?D.范例法
解析:解析:观察法符合儿童的认识规律和儿童的年龄特点,是幼儿园教学的基本方法,是运用观察活动进行教学的方法。
15.教育活动游戏化开展游戏化活动依靠玩具和()
(分数: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