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总则
(一)目的
为加强市政工程企业管理,提高企业整体绩效,确保各项工作目标的实现,特制定本绩效管理及考核办法。通过科学合理的绩效评估,激励员工积极工作,提升工作效率和质量,促进企业持续健康发展。
(二)适用范围
本办法适用于市政工程企业本部各部门及所属工程项目部全体员工。
(三)基本原则
1.公平公正原则:绩效评估过程和结果应客观、公正,不受个人偏见或其他因素干扰,确保员工在公平的环境中竞争和发展。
2.全面考核原则:从工作业绩、工作能力、工作态度等多个维度对员工进行全面考核,避免单一指标评价的局限性。
3.沟通反馈原则:在绩效评估过程中,加强上级与下级之间的沟通与反馈,使员工了解自身工作表现及改进方向,促进绩效提升。
4.激励发展原则:将绩效考核结果与员工的薪酬、晋升、培训等挂钩,激励员工不断提高工作绩效,同时为员工提供发展机会和职业规划指导。
二、绩效管理组织与职责
(一)绩效管理委员会
成立绩效管理委员会,由企业高层管理人员组成,负责绩效管理工作的决策和指导。其主要职责包括:
1.制定和修订企业绩效管理政策、制度和办法。
2.审批年度绩效计划和绩效目标。
3.对重大绩效问题进行决策和协调。
4.审核绩效评估结果,决定绩效结果的应用。
(二)人力资源部门
人力资源部门作为绩效管理的牵头部门,负责绩效管理工作的组织实施和日常管理。其主要职责包括:
1.制定绩效管理实施方案和操作流程。
2.组织绩效计划的制定、绩效评估的实施、绩效反馈与沟通等工作。
3.汇总、统计和分析绩效评估数据,编制绩效评估报告。
4.负责绩效结果的应用,如薪酬调整、晋升、奖励等。
5.为各部门提供绩效管理培训和咨询服务。
(三)各部门负责人
各部门负责人是本部门绩效管理的第一责任人,负责组织本部门员工绩效计划的制定、绩效评估的实施、绩效反馈与沟通等工作,并对绩效结果负责。其主要职责包括:
1.根据企业战略目标和部门职责,分解下达本部门年度绩效目标和任务。
2.指导和监督本部门员工制定个人绩效计划,确保绩效目标明确、可衡量、可实现。
3.定期对本部门员工的工作表现进行评估和反馈,及时发现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
4.与员工进行绩效沟通,帮助员工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困难,促进绩效提升。
5.根据绩效评估结果,提出本部门员工的薪酬调整、晋升、奖励等建议。
(四)员工个人
员工个人是绩效管理的主体,负责制定个人绩效计划,按照计划认真履行工作职责,积极参与绩效评估,接受绩效反馈与沟通,并根据绩效结果进行自我改进和发展。其主要职责包括:
1.根据部门绩效目标和个人岗位职责,制定个人绩效计划,明确工作目标、任务和措施。
2.按照绩效计划认真完成工作任务,及时向上级汇报工作进展情况。
3.积极参与绩效评估,客观评价自己的工作表现,如实提供相关数据和信息。
4.认真听取上级的绩效反馈意见,制定改进计划并付诸实施。
5.根据绩效评估结果,合理规划个人职业发展,不断提升自身能力和素质。
三、绩效计划制定
(一)绩效计划制定流程
1.企业战略目标分解:绩效管理委员会根据企业发展战略,确定年度经营目标和重点工作任务,并将其分解到各部门。
2.部门绩效目标设定:各部门负责人根据企业下达的目标和任务,结合本部门职责,制定本部门年度绩效目标和关键绩效指标(KPI),并报人力资源部门审核。
3.员工个人绩效计划制定:员工根据部门绩效目标和个人岗位职责,与上级主管共同制定个人绩效计划,明确工作目标、任务、措施、考核标准和完成时间等内容。个人绩效计划应与部门绩效目标相一致,并具有可衡量性和可操作性。
4.绩效计划审核与确认:人力资源部门对各部门和员工的绩效计划进行审核,确保绩效目标明确、考核标准合理、措施可行。审核通过后的绩效计划由部门负责人与员工签字确认,作为绩效评估的依据。
(二)绩效目标设定原则
1.SMART原则:绩效目标应符合Specific(具体的)、Measurable(可衡量的)、Attainable(可实现的)、Relevant(相关的)、Time-bound(有时限的)原则。
2.与企业战略目标相一致原则:绩效目标应紧密围绕企业战略目标,体现部门和岗位的核心价值,确保个人绩效与企业整体绩效的一致性。
3.突出重点原则:绩效目标应突出工作重点和关键环节,避免面面俱到,确保员工能够集中精力完成重要工作任务。
4.可沟通性原则:绩效目标应清晰明确,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