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手卫生管理规范.docx
文件大小:42.07 KB
总页数:14 页
更新时间:2025-03-19
总字数:约5.6千字
文档摘要

?一、引言

手卫生是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保障患者和医务人员安全最重要、最基本、最有效的措施。做好手卫生工作,对于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本规范旨在明确手卫生的管理要求,指导医务人员正确执行手卫生,有效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传播。

二、手卫生定义与重要性

(一)定义

手卫生为医务人员洗手、卫生手消毒和外科手消毒的总称。

1.洗手:医务人员用肥皂(皂液)和流动水洗手,去除手部皮肤污垢、碎屑和部分致病菌的过程。

2.卫生手消毒:医务人员用速干手消毒剂揉搓双手,以减少手部暂居菌的过程。

3.外科手消毒:外科手术前医务人员用肥皂(皂液)和流动水洗手,再用手消毒剂清除或者杀灭手部暂居菌和减少常居菌的过程。使用的手消毒剂可具有持续抗菌活性。

(二)重要性

医院感染传播途径主要有接触传播、飞沫传播和空气传播。其中,接触传播是医院感染最主要的传播途径,而医务人员的手是接触传播的主要媒介。通过严格执行手卫生,可有效去除手上的细菌等病原体,切断传播途径,从而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风险,保护患者和医务人员的健康。据研究表明,正确的手卫生可使医院感染发生率降低30%左右。

三、手卫生设施与用品

(一)洗手与卫生手消毒设施

1.流动水:应提供充足的流动水,保证水龙头数量满足需要,且开关应为非手触式。

2.清洁剂:应使用符合国家相关标准的肥皂或皂液,盛放容器应清洁、干燥、无异味,定期更换。

3.干手用品:宜使用一次性纸巾、干手器等干手用品。干手器应定期清洁、消毒,保持性能良好。

(二)外科手消毒设施

1.洗手池:应设置专用的外科洗手池,位置合理,方便医务人员使用。洗手池应每日清洁与消毒,每周对整个洗手设施进行彻底清洁与消毒。

2.水龙头:应为非手触式。

3.外科手消毒剂:应选择取得卫生部卫生许可批件的产品,其杀菌谱应能涵盖常见的医院感染病原菌,且具有良好的安全性。消毒剂应定期更换,避免使用过期产品。

4.干手用品:应使用一次性无菌巾擦干双手,或使用经灭菌的干手器。

(三)速干手消毒剂

1.应选择符合国家标准、取得卫生部卫生许可批件的产品:其杀菌效果应可靠,作用快速,对皮肤刺激性小,且使用方便。

2.盛放容器:应保持清洁,定期更换消毒剂,避免污染。

四、手卫生时机

(一)洗手时机

1.直接接触每个患者前后:包括从同一患者身体的污染部位移动到清洁部位时。例如,在为患者进行静脉穿刺、更换伤口敷料、翻身等操作前后,都应洗手。

2.接触患者黏膜、破损皮肤或伤口前后:如给患者进行口腔护理、导尿、换药等操作前后。

3.接触患者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伤口敷料等之后:如处理患者的呕吐物、痰液、血迹等。

4.穿脱隔离衣前后,摘手套后:在进入隔离病房或接触隔离患者时,穿脱隔离衣前后都要洗手,摘手套后也要及时洗手。

5.进行无菌操作、接触清洁、无菌物品之前:如准备注射用的无菌注射器、输液器等。

6.接触患者周围环境及物品后:如接触患者的床单位、病房内的设备等。

7.处理药物或配餐前:防止药物污染或食物被病原体污染。

(二)卫生手消毒时机

1.手部没有肉眼可见污染时:在以下情况时,宜使用速干手消毒剂进行卫生手消毒。

-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和分泌物以及被传染性致病微生物污染的物品后。

-直接为传染病患者进行检查、治疗、护理或处理传染患者污物之后。

2.在下列情况时,应先洗手,再进行卫生手消毒:

-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和分泌物以及被传染性致病微生物污染的物品后。

-直接为传染病患者进行检查、治疗、护理或处理传染患者污物之后。

-接触特殊感染病原体患者之后。

(三)外科手消毒时机

1.进行外科手术前:在手术开始前,必须进行外科手消毒,以杀灭手部的暂居菌和减少常居菌,防止手术过程中手部细菌污染手术切口。

2.接触患者破损皮肤、黏膜之前:如进行侵入性操作涉及患者破损皮肤或黏膜时,应再次进行外科手消毒。

五、手卫生方法

(一)洗手方法

1.掌心相对,手指并拢,相互揉搓:使手掌各个面充分接触,去除污垢。

2.手心对手背沿指缝相互揉搓,交换进行:确保手背和指缝都能得到清洁。

3.掌心相对,双手交叉指缝相互揉搓:清洁手指交叉处。

4.弯曲手指使关节在另一手掌心旋转揉搓,交换进行:清洁手指关节部位。

5.右手握住左手大拇指旋转揉搓,交换进行:清洁大拇指。

6.将五个手指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