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医药院校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初探论文16篇.docx
文件大小:78.29 KB
总页数:84 页
更新时间:2025-03-19
总字数:约4.14万字
文档摘要

医药院校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初探论文16篇

篇1:医药院校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初探论文

摘要:

目的探讨医药院校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和质量。方法与教学督导组随机听课后,总结。结果共听56位﹤35岁青年教师的讲课,医学基础课程28人次;药学11人次;医学工程类9人次;中医药学8人次。其中90%以上讲课存在诸多不同问题。结论如何提高青年教师的教学基本功,提升其教学质量,是高等医学教育当务之急。

关键词:

篇2:医药院校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初探论文

当前我国高等医药教育事业飞速发展,随着教育经费增加,教学活动中软、硬件建设也不断提升。而教师队伍是高校教学活动软件中最重要的部分,而青年教师又占教学队伍中的大部。文献显示,近年来30岁左右的青年教师数量显著增加,<40岁的青年教师几乎占高校教师总数的2/3[1]。如何提高高等医药院校青年教师的教学质量,直接关系到医药院校人才培养和今后的发展大计。

1、高等医学药院校青年教师特点与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非师范专业

由于专业性较强,高等医药院校青年教师,特别是医药学专门学科,多毕业于非师范专业的医药类院校的具有较高学历的专业型人才。他们虽然具有较丰富的医药学专业学科知识、较强的科研能力;但未经师范类教育专业系统地培训,对教育学、教育心理学等师范教育系统理论知识理解不深,掌握不力[2]。因此在教学过程当中,常出现诸如教学方式方法单一、教学组织衔接欠缺、语言表达不规范、讲解内容欠清晰透彻、与学生互动少、如何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等问题。

1.2课程密切结合临床

医药院校所授课程体系,是密切结合临床,实践性和系统性较强的专业实践性课程。其理论性、实践性极强,因此对于青年教师不仅要求具有过硬的医药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再加上有过硬的教学基本功,才能实现师生之间“讲得清楚、听得明白、做得出来”。

1.3优势与劣势

目前高等医学院校青年教师多为硕士、博士等高学历人才,对于学科前沿知识、新鲜事物接受能力强,信息面广、信息量大。这是青年教师的优势所在。但由于任教时间短、教学经验不足以及知识积累不够,且个人教学风格尚处于摸索阶段,在授课过程当中教学组织能力及应变能力较有经验的高年资教师还有较大差距。

1.4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4.1备课简略化

相当部分青年教师缺乏对教材的潜心研究,对教材内容的相关链接知识不予深究,也难见去查阅文献;不写讲稿,对所讲内容不经思考,照本宣科或将教材内容复制粘贴在多媒体课件上。这种备课,看似使备课过程简单化且效率高,实则大大削弱了教师对教材内容的理解、琢磨和深入研究,使不求甚解者多。

1.4.2过分依赖多媒体课件

随着目前多媒体教学方式以及网络教学模式的普及,教师可以轻松获得大量教学相关资源。这虽然丰富了教师的授课形式,扩充了知识储备,使教学内容生动、具象。但也使青年教师对于课堂语言的组织不再字斟句酌,以播放图片或视频资料代替讲解。甚至不会使用板书这种传统教学手段,认为板书是过时教学,在板书文字功底和书写规范方面严重缺失。孰不知,板书虽陈旧,但却是非常有效的教学手段。板书存在时间较长,对一些理解较慢的学生很有帮助;特别在遇到各种原因引起的多媒体课件无法播放时,仍能正常实施教学,不致影响教学进度和教学质量。

1.4.3教态与语言表达

由于非师范专业的学科特点,很多青年教师存在教态和语言表达方面的问题。教态包括教师的眼神、神情举止、动作姿态、着装等方面。青年教师初登讲台难免紧张、局促,容易出现过多无用的动作、手势,忽视讲课姿态,削弱教学效果。另外,部分青年教师普通话不标准、带有方言也是医药类高校相对突出的问题。加之部分口语习惯、声音、节奏的把控,使语言表达不够规范、流畅、清晰。

1.4.4课堂过分娱乐化倾向

在传统概念当中,课堂教学往往给人以沉闷、死板的印象,为了避免学生昏昏欲睡,很多青年教师选择了许多新颖的授课方式或有趣的话题来增加课堂趣味性,引起学生兴趣。这本身是对教学方式的有益探索与实践,恰当的幽默或创新能给学生耳目一新的感觉,加深对这部分学习内容的理解。然而,有一些青年教师在没有细致研究教材的前提下,盲目追求上述效果,造成笑声不断,看似课堂气氛活泼,然而对课程的重点、难点讲解不清晰,概念模糊,并没有使学生深刻理解,反而违背了课堂中加入娱乐化初衷。娱乐化是多种教学方式中的一种,它的初衷和根本目的是服务于课堂教学本身的,尤其在高等医药院校不应该将其作为教学的主要模式,教与学本身是一件严肃的事情,生命科学更加需要严谨的治学氛围。

2、结果

随机随教学督导组,听取56位<35岁的青年教师的理论大课。其中医学基础类课程28人;药学类11人;中医药类8人;医学工程类9人。几乎近90%以上的青年教师都存在上述多项问题。仅有5位青年教师的课程,条理较清晰、重点突出、讲解较明白、理论联系实际,课堂气氛尚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