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重点研报】纺织业生产者责任延伸制的法国探索.docx
文件大小:1.55 MB
总页数:30 页
更新时间:2025-03-19
总字数:约1.88万字
文档摘要

前言

在全球推动可持续发展转型的大背景下,欧洲时尚产业正经历一场深刻变革。循环时尚起源于消费者权益运动,逐渐演变为推动创新和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欧盟近年来发布的《循环经济行动计划》亦将时尚产业作为重点领域之一,明确要求成员国采取积极措施,推动行业从线性经济转向闭环的循环经济模式,将产业发展与对自然资源的依赖和消耗脱钩。

早在2007年,法国便成为全球首个在纺织品领域实施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

(EPR)的国家。不过,由于纺织业中小企业较多,行业集中度不高,加之国际化趋势显著等原因,十几年来法国的EPR制度并未被其他市场广泛效仿。如今,欧盟已为各成员国在时尚产业推行EPR制度设定了明确的时间表,作为EPR制度的先行者,法国的经验无疑是欧盟各国、乃至全球在实施这一政策、推动时尚业绿色转型中不可或缺的关键案例。

鉴于此,本文介绍了法国在纺织业领域实施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的背景、政策框架和具体措施。同时,本文还介绍了近年来法国通过的《反浪费与循环经济法》、《应对气候变化与增强韧性法》等立法。这些措施进一步扩大了EPR的覆盖范围,强化对时尚业的透明度要求以及绿色转型的政策监管。

中国业已在推动时尚产业循环发展上迈出了重要步伐,2022年发改委等多部门联合发布了《关于加快推进废旧纺织品循环利用的实施意见》,《循环经济促进法》也面临着进一步的修订。随着全球对时尚产业环保转型的呼声不断提升,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纺织品生产国和消费市场,面临着巨大的绿色转型压力。我们期待,法国的制度和经验能够为中国提供参考,加速推动本国纺织业实现可持续发展,助力全球气候治理和绿色转型目标的实现。

1

目录

一、法国纺织业EPR关键政策与措施

法国EPR原则与立法 3

纺织业的生产者责任组织及其实践 8

生产者责任延伸制中的生态费 8

生态调节机制 10

推动纺织品回收与再生 13

推动纺织品维修 16

推动提高纺织业透明度 18

反快时尚运动 20

二、其他欧盟成员国的纺织业EPR政策 23

2

一、法国纺织业EPR关键政策与措施

法国EPR原则与立法

无论是从经济贡献,还是在文化影响力和创新能力方面,法国的时尚产业在全球都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随着全球对可持续发展的日益重视,法国也积极保持其在可持续时尚领域的引领地位。

法国是全球第一个在纺织品领域实施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ExtendedProducerResponsibility,简称EPR)的国家。早在2007年1月1日,法国就通过修改《环境法典》,要求服装、家用纺织品和鞋类产品的生产者、进口商和经销商对其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负责,包括为废旧纺织品的回收和处置提供支持,以减少环境影响。

《环境法典》第541-10-3

《环境法典》第541-10-3条(节选)(版本有效期为2006年12月27日至2010年12月19日)

自2007年1月1日起,所有在法国市场专业销售新的家用服装、鞋类或家用纺织品的自然人或法人必须为这些产品产生的废弃物的回收和处理负责。

1.这些责任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履行:向由生态和工业的部长联合批准的机构提供财政支持,该机构与废弃物分类与处理运营商和地方政府签订协议,并为他们对废弃物的回收和处理业务提供财政资助;2.根据负责生态和工业的部长的联合指令,建立符合规范的回收和处理废弃物的单独系统。

https://www.legifrance.gouv.fr/codes/article_lc/LEGIARTI000006834459/2006-12-27/

3

追溯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在法国的立法进程,类似原则早在1975年就??现在法律中,只是措辞不同。当时,《环境法典》规定:“生产者、进口商和分销商可能被要求负责或参与处理其产品或生产材料产生的废弃物。”1992年,家电包装成为最早实施该制度的行业,随后,陆续扩展到其他领域。2

生产者责任延伸这一说法及原则是瑞典隆德大学环境经济学家托马斯·林德奎斯特(ThomasLindhqvist)在1990年提??的。作为一种政策手段,这一制度通过确保生产者对其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负责,以激励减少废弃物产生并促进可持续的产品设计。3换句话说,就是通过贯彻“污染者付费”原则,将废弃物管理和预防的相关环境成本纳入生产商或分销商的成本中,以实现两个主要目的:

第一,为预防、减少和处理废弃物提供资金;

第二,引导线性经济结构向更可持续的循环经济转型。

随着EPR理念提??,该制度逐步在废弃物回收价值高或环境影响大的领域得到推广,例如电子电器和汽车行业,成为发达国家和部分发展中国家普遍采用的一项环境政策。然而,纺织业长期以来是一个例外,直到法国试水。自那时起,法国的EPR制度经历了多次修订,以应对不断变化的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