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仓储管理实务(第4版)-参考答案 实践与思考5.docx
文件大小:25.19 KB
总页数:4 页
更新时间:2025-03-19
总字数:约1.9千字
文档摘要

实践与思考5

一、技能训练题

任务1:制定保管养护措施

1.药品:

分类存放:按剂型(如片剂、注射剂)和温湿度要求分类。

温湿度控制:保持在规定范围内(如冷库2~10℃,阴凉库20℃以下)。

定期检查:检查有效期,防止过期。

避光防潮:使用密封包装,避免光照和潮湿。

2.医疗器械:

防锈防潮:定期清洁和消毒,防止生锈。

分类存放: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器械单独存放。

定期检查:检查设备功能,确保正常运行。

3.化学品:

通风良好:确保仓库通风,防止有害气体积聚。

防火防爆:远离火源,配备灭火设备。

分类存放:不同性质的化学品分开存放,避免反应。

定期检查:检查包装是否破损,防止泄漏。

4.食品:

防霉腐:保持仓库干燥,定期通风。

分类存放:按食品类型(如冷藏食品、干货)分类。

定期检查:检查保质期,防止变质。

防虫防鼠:采取防虫防鼠措施,保持仓库清洁。

5.服装:

分类存放:按材质(如棉、麻、皮)分类。

防潮防虫:使用防潮剂和防虫剂。

定期检查:检查是否有虫蛀或霉变。

6.工艺品:

高处存放:避免地面潮湿。

防潮防火:保持仓库干燥,配备灭火设备。

定期检查:检查是否有损坏。

7.珠宝:

防盗措施:安装监控和报警系统。

避免重压:使用柔软材料包装,防止挤压。

定期检查:检查是否有损坏或丢失。

任务2:制定检查管理办法

1.定期检查:每月对货物进行全面检查,重点检查易变质、易损坏的货物。

2.重点检查:对入库时存在问题的货物、储存时间长的货物进行重点检查。

3.随机抽查:不定期对货物进行抽查,确保货物状态良好。

4.记录问题:发现问题及时记录,分析原因,采取措施。

5.报告制度:定期撰写货物养护检查报告,提交给管理部门。

二、知识巩固题

1.货物在库养护的具体工作有哪些?

控制温湿度。

防止霉腐和虫害。

防锈除锈。

定期检查货物质量。

保持仓库清洁卫生。

确保货物安全存储。

2.如何对在库货物进行养护检查?

对在库货物进行养护检查的方法包括:

定期检查:每月对货物进行全面检查。

重点检查:对易变质、易损坏的货物进行重点检查。

随机抽查:不定期对货物进行抽查。

记录问题:发现问题及时记录,分析原因,采取措施。

3.密封的方法有几种?

整库密封。

小室密封。

按垛密封。

货架密封。

货箱密封。

单件密封。

4.如何确定通风时机?通常采用哪几种通风方式?

通风时机:根据库内外温湿度差异确定,如库外温度低于库内时通风降温。

通风方式:

自然通风:利用风压和热压通风。

强迫通风:使用通风设备进行通风。

5.如何进行除湿?常用的除湿剂有哪几种?

除湿方法:

冷却法:通过制冷设备降低空气湿度。

吸湿剂吸湿:使用吸湿剂吸收空气中的水分。

常用除湿剂:

生石灰(CaO)。

氯化钙(CaCl?)。

硅胶。

木炭。

6.如何防止储存货物的霉腐?

控制温湿度。

使用防霉剂。

定期通风。

保持仓库清洁。

使用紫外线消毒。

7.怎样对金属制品进行防锈除锈处理?

防锈:

涂防锈油。

使用气相防锈剂。

涂漆防锈。

除锈:

人工除锈:使用钢丝刷等工具。

化学除锈:使用酸溶液。

电化学除锈:使用电解法。

8.如何防止在库货物的虫害?

防止在库货物虫害的方法包括:

杜绝害虫来源:对入库货物进行检查。

使用杀虫剂:定期喷洒杀虫剂。

物理防治:使用防虫网、捕虫器等。

9.在库货物的安全管理工作有哪些?

危险品管理:分类存放,定期检查。

防火管理:配备灭火设备,定期检查。

防盗管理:安装监控和报警系统。

定期检查:检查货物状态,确保安全。

10.盘点的内容有哪些?

货物数量:核对库存数量。

货物质量:检查货物是否损坏或变质。

保管条件:检查温湿度、通风等条件。

安全状况:检查仓库安全设施。

11.如何确定盘点时间?盘点方法有哪几种?

盘点时间:根据货物特性、库存周转率和管理要求确定。

盘点方法:

定期盘点:每月或每季度进行一次全面盘点。

循环盘点:定期对部分货物进行盘点。

重点盘点:对高价值或易损耗的货物进行重点盘点。

12.一般来讲,应从哪几个方面对盘点结果进行分析?分析的思路是什么?

分析方面:

盘点差异:数量差异、质量差异。

原因分析:记录错误、货物损耗、管理不善等。

改进建议:提出改进措施,优化管理流程。

分析思路:

对比账面数据和实际盘点数据。

分析差异产生的原因。

提出改进措施,减少未来差异。

13.产生盘点差异的原因有哪些?

产生盘点差异的原因包括:

记录错误:账目记录不准确。

货物损耗:货物损坏、变质。

管理不善:货物混淆、丢失。

盘点操作失误:盘点时遗漏或重复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