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仓储管理实务(第4版)》课程教案
课题:仓储设施设备及配置
教学目的:
掌握仓储设施设备的知识要点。
掌握仓库作业设备配备的知识要点。
培养学生在仓储设施设备及配置方面的能力。
课型:新授课
课时:
本章安排8个课时。
教学重点:
重点:仓储设施设备的种类及功能。
教学难点:
难点:仓库作业设备配备的数量计算。
教学过程:
教学形式:讲授课,教学组织采用课堂整体讲授和分组演示。
教学媒体:采用启发式教学、案例教学等教学方法。教学手段采用多媒体课件、视频等媒体技术。
板书设计:
本课标题
仓储设施设备及配置
课次
4
授课方式
理论课□讨论课□习题课□其他□
课时安排
8
学分
共2分
授课对象
普通高等院校学生
任课教师
教材及参考资料
1.《仓储管理实务(第4版)》;电子工业出版社。
2.本教材配套视频教程及学习检查等资源。
3.与本课程相关的其他资源。
教学基本内容
教学方法及教学手段
课程引入
仓储设施设备是仓储作业的核心工具,其合理配置直接影响仓储效率和成本。本项目将介绍各种常见的仓储设施设备,包括装卸搬运设备、保管设备以及自动化立体仓库等,并通过计算配置系数和设备数量,帮助学生掌握如何科学配备仓储作业设备。
参考以下形式:
1.衔接导入
2.悬念导入
3.情景导入
4.激疑导入
5.演示导入
6.实例导入
7.其他形式
项目2:仓储设施设备及配置
任务1:仓储设施设备
一、装卸搬运设备
(一)机械化系统
1.叉车
(1)叉车的类型:发动机式、电动机式、手动式。
(2)主要叉车介绍:平衡重式叉车、前移式叉车、侧面叉车、拣选式叉车、手动叉车等。
2.输送机
(1)输送机的类型:带式输送机、辊子输送机、链式输送机等。
3.起重机
(1)起重机的类型:桥式起重机、悬臂起重机等。
(二)半自动化系统
1.自动导向车辆系统
2.巷道堆垛起重机
(三)自动化系统
1.自动分拣系统
(1)自动分拣设备的主要特点:持续分拣能力、分拣误差率低、基本无人化。
(2)自动分拣设备的组成及工作过程:合流、分拣信号输入、分拣和分流、分送。
(3)自动分拣设备的种类:钢带式、胶带式、托盘式等。
2.物流机器人
(1)物流机器人的分类:AGV、智能化叉车、码垛机器人、分拣机器人、AMR、RGV等。
(2)物流机器人发展历程:第一代、第二代、第三代。
(3)AGV和仓储物流机器人的区别:导航方式、智能化程度、应用场景。
二、保管设备
(一)苫垫用品
(二)货架
(1)货架的分类:传统式货架、新型货架。
(2)货架的适用性:通用货架、专用货架。
(3)货架的制造材料:钢货架、木制货架等。
(三)托盘
(1)托盘的种类:平托盘、柱式托盘、箱式托盘、轮式托盘。
(2)托盘的合理使用:选购质量、使用规范、养护维修。
(四)计量设备
(五)养护检验设备
(六)通风、照明、保暖设备
(七)安全设备
(八)其他用品及工具
三、自动化立体仓库
(一)自动化立体仓库的概念
(1)整体式结构与分立式结构。
(二)自动化立体仓库的构成
(1)货物储存系统:单元货架式。
(2)货物存取和传输系统:巷道式堆垛起重机、输送机系统。
(3)控制和管理系统:集中控制、分离式控制、分布式控制。
(4)周边配套搬运系统:AGV、叉车、台车等。
(三)自动化立体仓库的作业
(1)入库作业:条形码打印、货位分配、输送机传送。
(2)在库管理:计算机货位管理、查询系统、库存图示监控。
(3)出库作业:PLC指令、堆垛起重机取货、输送机出库。
任务2:仓库作业设备配备
一、计算配置系数
配置系数公式
配置系数范围:0.5~0.8,分别对应低、中、高机械化程度。
二、计算设备配置的数量
设备数量公式
设备能力评价系数:根据作业场所性质、商品种类及设备类型确定。
总物流量计算
设备计划完成的物流量:总物流量×配置系数。
1.教学以学生学习教材的基本内容为主,系统全面地了解仓储设施设备及配置。
2.整个教学过程中,各教学点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拓展知识的讲解。
本章小结:
本项目使学生对仓储设施设备有了全面的认识,掌握了不同类型设备的功能和应用场景。通过学习设备配备的计算方法,学生能够根据实际需求合理配置仓储作业设备,提高仓储作业的效率和质量,为仓储管理的顺利开展提供了有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