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供应链数字化运营》课程评价实施方案.docx
文件大小:150.19 KB
总页数:4 页
更新时间:2025-03-19
总字数:约2.02千字
文档摘要

PAGE

PAGEII

课程评价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体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遵循学生的发展规律,把以学生发展为本,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为重点作为课程基本理念,充分利用教学平台教育资源,大胆实践,精心组织,扎实有效的开展课程改革,开设好精品开放课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课程目标

通过《供应链数字化运营》的学习,使学生全面熟悉在数字化新时代,企业从计划、采购、生产制造、物流、金融及风险控制等供应链全过程,了解和掌握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兴数字技术贯穿其中的作用、分类和工作原理;熟悉可落地的供应链数字化转型的的方法和路线框架;能够正确进行供应链的数字化转型与变革;具备了更好的能够掌握信息化前沿技术使用场景,能够从国家战略上促进数字化时代新型基础建设。体现了国家行业发展的正确政治方向、创新思维的素养,全面提升学生新型数字化思维的能力和建设现代化强国的历史责任。

三、课程内容

本课程为财经商贸大类物流类专业基础课,遵循“一体化设计、结构化课程、颗粒化资源”的建构逻辑,将“以立德树人为宗旨”“以工作过程为导向”,构建“教、学、赛、训”一体化的教学体系,通过认知篇—应用篇—趋势篇的认知逻辑,以企业内、外运营系统为研究对象,研究涉及某一行业产业链、供应链系统运作过程的计划与控制,完成供应链运营环节的数字化应用,本书以供应链数字化运营实战为立足点,以实际工作任务为基础,结合丰富的理论知识、大量精美案例、实操演示与训练,能够帮助学生快速且系统的掌握供应链管理方法。本课程一共分为三十个任务,课程突出实用性和操作性,以企业真实的供应链数字化运营各个环节的作业、实施、优化为主轴来规划供应链数字化运营的学习,从而培养具备供应链数字化运营管理思维的优秀人才。开篇讲述数字化来临以及供应链数字化转型如何数字化供应链运营。其中包含熟悉供应链数字化运营的客户与服务、供应链数字化运营计划的数字化应用、供应链数字化运营采购的数字化应用、供应链数字化运营生产制造的数字化应用、供应链数字化运营物流的数字化应用、供应链金融的数字化应用以及供应链风险控制管理。并分别讲解了各个模块业务的操作方法与技巧,内容丰富、新颖,每个任务皆从实际任务执行的角度出发,逐步深入学习典型的供应链数字化运营实战案例,让学生学习本课程后,能够为后面的供应链物流相关的学习与执行打下扎实的基础,让学生在未来从事供应链运营管理时,能够更加全面的解决实际工作中所遇到的问题。

四、课程的实施

实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育理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实现理实一体化。

1.通过教学平台线上微课、动画、视频等形式引入知识点,让学生自主学习,促进学生自学探究能力的发展。线下教师帮助学生去体验、实践,将学到理论联系实际,知识转化成果。

2.通过上市供应链企业真实案例和实训练习,让学生以团队形式,充分讨论合作,共同完成项目任务,达到理论指导实践的作用。

3.通过例举国家政策、国内外趋势、先进文化、工匠精神等与课程专业内容相结合,围绕实施人才培养这个核心点,推动课程思政建设,达到同向同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4.充分利用线上教学资源,丰富教学手段,寓教于乐,以企业工作情景及岗位业务模块扮演各岗位角色,以任务为驱动,通过情景模拟,将学生带入更真实的职场环境,增强学生对岗位职责和职业道德的理解。

5.实现强化过程性评价,完善终结性评价,突出增值性评价的“综合评分法”对学生学习情况进行考核,将整个教学过程和学习过程量化记录,形成客观评价,实现课程培养目标。

五、课程评价

本课程课程采用“综合评分法”,对学生学习情况进行考核。该方法采用百分制,学习结果考评主要包括学生过程性评价(50%)、终结性评价(30%)和增值性评价(20%)。具体考核时,通过编制学生成绩表计算个人成绩。

表学生成绩评价表

考核方式

考核环节

考核内容

分数

评定标准

过程性评价

(50%)

线上(10%)

课程资源学习

课程视频、课件、电子教材、文档等

10分

线下(40%)

理论内容

课堂互动、出勤守时

20分

课程思政精神

15分

理论学习+实践运用

35分

实训内容

教学平台+小组成果

20分

终结性评价(30%)

单元作业

平台作业

20分

实训报告

章节实训+综合实训

40分

期末考试

基础理论考核

40分

增值性评价(20%)

政治素养

课程思政践行

40分

学习报告

个人报告+小组报告

60分

(二)?结果考核说明

增值性评价:是每个实训小组对本小组任务问题讨论结果进行总结、汇报和展示。小组汇报的内容主要包括小组讨论、处理方法、工作成果与收获、经验与教训,课程思政主题内容等。

终结性评价:主要是对各项目的基本理论、基本概念、基本思想,基本技能进行考核,每个项目结束后要求学生及时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