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总则
(一)编制目的
为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和妥善处理校园内突发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提高快速反应和应急处理能力,建立健全应急机制,保障广大师生员工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维护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特制定本方案。
(二)编制依据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学校卫生工作条例》及教育部、省教育厅、市教育局关于校园疫情防控工作的相关要求等制定本方案。
(三)适用范围
本方案适用于学校内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预防、应急处置等工作。
(四)工作原则
1.生命至上原则:始终把保障师生员工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首位,最大程度减少疫情对师生生命健康的危害。
2.预防为主原则:立足防范,强化监测、预警和报告,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将疫情消灭在萌芽状态。
3.科学精准原则: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和技术规范,科学研判疫情形势,精准实施防控措施,提高防控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4.联防联控原则:在教育部门、卫生健康部门的指导下,与社区等相关部门密切配合,形成联防联控工作合力。
二、组织体系及职责
(一)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
成立学校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由学校主要领导担任组长,分管领导担任副组长,各部门负责人为成员。领导小组全面负责学校疫情防控工作的决策、指挥和协调,研究解决疫情防控工作中的重大问题。
(二)工作小组及职责
1.综合协调组
-负责疫情防控工作的综合协调和日常事务处理。
-收集、整理、上报疫情防控工作信息,传达领导小组的决策部署。
-协调各工作小组之间的工作,确保疫情防控工作有序进行。
2.疫情监测组
-负责制定疫情监测方案,组织开展师生员工的健康监测工作。
-做好因病缺勤、缺课人员的追踪和登记工作,及时发现疑似病例和确诊病例。
-协助卫生健康部门做好疫情调查和采样检测等工作。
3.防控物资保障组
-负责储备和管理疫情防控所需的物资,如口罩、消毒液、体温计等。
-及时采购和补充短缺的防控物资,确保物资供应充足。
-做好防控物资的发放和使用登记工作,规范物资管理。
4.教学管理组
-制定疫情期间的教学工作方案,调整教学计划和教学方式。
-组织开展线上教学活动,确保教学工作不停顿、质量不降低。
-协调解决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保障教学秩序正常。
5.宣传教育组
-负责疫情防控知识的宣传教育工作,通过多种渠道向师生员工普及疫情防控知识和技能。
-做好师生员工的思想引导和心理疏导工作,稳定师生情绪。
-及时发布学校疫情防控工作动态,回应社会关切。
6.后勤保障组
-负责校园环境卫生和消毒工作,加强校园公共区域的清洁消毒频次。
-做好学校食堂、宿舍等重点场所的食品安全和管理工作。
-保障学校水、电、气等设施设备的正常运行,为疫情防控工作提供后勤支持。
7.应急处置组
-负责制定疫情应急处置预案,组织开展应急演练。
-一旦发现疑似病例或确诊病例,立即启动应急响应,按照预案进行处置。
-配合卫生健康部门做好病例的转运、隔离治疗等工作,做好密切接触者的排查和管理。
三、监测与预警
(一)监测
1.健康监测
-建立师生员工每日健康报告制度,师生员工每天通过学校指定的方式报告自己的健康状况。
-学校医务室或保健室负责对师生员工进行体温检测等健康检查,做好记录。
-加强对因病缺勤、缺课人员的管理,及时了解其病因和病情发展情况。
2.重点场所监测
-加强对学校食堂、宿舍、教室、图书馆、体育馆等重点场所的通风换气和清洁消毒工作。
-定期对重点场所进行环境监测,如空气、物体表面等,及时发现潜在的风险。
(二)预警
1.预警指标
-当学校内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的师生员工人数明显增加,或出现聚集性发热病例时,启动预警。
-参考卫生健康部门发布的疫情信息和防控要求,结合学校实际情况,设定预警阈值。
2.预警发布
-疫情监测组负责对监测信息进行分析研判,当达到预警指标时,及时向学校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报告。
-领导小组根据情况发布预警信息,通知各工作小组进入应急状态,采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