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总则
(一)编制目的
为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和消除某某煤矿突发环境事件的危害,规范应急处置工作,提高应对突发环境事件的能力,保障员工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保护生态环境,特制定本应急预案。
(二)编制依据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国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管理办法》以及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等编制本预案。
(三)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某某煤矿在生产、建设、经营过程中发生的突发环境事件的应急处置,包括但不限于废水、废气、废渣等污染物的泄漏、排放超标以及其他可能对环境造成污染和破坏的事件。
(四)工作原则
1.以人为本,预防为主
把保障员工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作为首要任务,加强环境风险防范,做好日常监测和预警工作,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
2.统一领导,分级负责
在煤矿统一领导下,建立分级响应机制,明确各部门和人员的职责,做到分工明确、责任到人。
3.快速反应,科学处置
一旦发生突发环境事件,能够迅速启动应急预案,采取科学有效的措施进行处置,最大限度地减少事件对环境的影响。
4.资源共享,协同应对
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加强与周边单位、政府相关部门的协调与合作,共同应对突发环境事件。
二、应急组织机构及职责
(一)应急指挥中心
成立某某煤矿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指挥中心,由矿长担任总指挥,副矿长担任副总指挥,成员包括各职能部门负责人。应急指挥中心下设办公室,设在安全管理部门,负责日常工作。
(二)职责
1.应急指挥中心职责
-全面负责某某煤矿突发环境事件的应急指挥和协调工作。
-制定和修订应急预案,组织应急演练。
-及时向上级主管部门和当地政府报告突发环境事件情况。
-决策应急处置方案,调配应急资源。
2.总指挥职责
-负责全面指挥突发环境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
-下达应急处置指令,协调各方面的力量进行应急救援。
-向上级主管部门和当地政府汇报事件处置情况。
3.副总指挥职责
-协助总指挥开展应急处置工作。
-负责组织实施应急处置措施,协调各应急救援小组的行动。
-及时向总指挥报告事件进展情况和存在的问题。
4.应急指挥中心办公室职责
-负责应急预案的日常管理工作,组织开展应急培训和演练。
-收集、整理和分析突发环境事件信息,及时向应急指挥中心报告。
-协调各应急救援小组的工作,传达应急指挥中心的指令。
-负责应急物资的储备和管理工作。
5.各应急救援小组职责
-抢险救援组:负责组织实施对突发环境事件现场的抢险救援工作,控制污染源,防止污染物扩散。
-医疗救护组:负责对受伤人员进行现场急救和转运,配合医疗机构进行后续治疗。
-环境监测组:负责对突发环境事件现场及周边环境进行监测,提供监测数据,为应急处置决策提供依据。
-后勤保障组:负责应急物资的供应、运输和调配,保障应急救援工作的顺利进行。
-治安保卫组:负责维护突发环境事件现场及周边的秩序,设置警戒区域,防止无关人员进入。
-信息联络组:负责与上级主管部门、当地政府及相关部门的联络和信息传递工作。
-善后处理组:负责对突发环境事件的善后处理工作,包括伤亡人员的抚恤、赔偿,受污染环境的恢复等。
三、预防与预警
(一)环境风险源识别与分析
对某某煤矿的生产工艺、设备设施、原材料、废弃物等进行全面排查,识别可能存在的环境风险源,分析其潜在的环境风险,包括废水排放、废气排放、废渣堆放等方面的风险。
(二)预防措施
1.加强环境管理,建立健全环境管理制度,确保各项环保措施落实到位。
2.定期对生产设备进行维护和检修,确保设备正常运行,减少污染物泄漏的可能性。
3.加强对员工的环保培训,提高员工的环保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
4.合理规划煤矿的生产布局,优化工艺流程,减少污染物的产生和排放。
5.加强对环境风险源的监控,安装必要的监测设备,实时掌握环境质量状况。
(三)预警机制
1.预警分级
根据突发环境事件的危害程度、影响范围等因素,将预警分为四级,分别为Ⅰ级(红色)、Ⅱ级(橙色)、Ⅲ级(黄色)、Ⅳ级(蓝色)。Ⅰ级为最高级别预警。
2.预警发布与解除
当发现可能发生突发环境事件时,由环境监测组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