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计算机组成原理》课件.ppt
文件大小:4.79 MB
总页数:30 页
更新时间:2025-03-20
总字数:约1.73万字
文档摘要

《计算机组成原理》课件

课程概述

课程目标和意义主要内容板块学习方法建议

本课程旨在使学生理解计算机系统的课程主要包括:计算机系统概论、指

基本组成和工作原理,培养分析和设令系统、中央处理器、存储系统、输

计计算机系统的能力。理解计算机组入输出系统等核心模块。每个模块都

成原理是理解操作系统、编译原理等将深入探讨其基本概念、设计原理和

后续课程的基础,对于从事计算机软实现技术,旨在构建完整的知识体

硬件开发至关重要。系。

计算机系统概论

1硬件与软件的关系2计算机系统的层次结构

硬件是计算机系统的物理组成计算机系统可以分为多个层次,

部分,包括运算器、控制器、从底层到高层依次为:硬件层、

存储器等。软件是在硬件上运微指令层、汇编语言层、高级

行的程序和数据,包括操作系语言层和应用层。每一层都建

统、应用软件等。硬件是软件立在下一层的基础之上,并向

运行的基础,软件通过控制硬上层提供服务。这种层次结构

件实现各种功能。它们相辅相简化了计算机系统的设计和开

成,共同构成完整的计算机系发。

统。

冯·诺依曼体系结构

计算机发展历史

1第一代到第五代计算机

第一代计算机使用电子管,体积庞大、功耗高;第二代使用晶体管,体积

减小、可靠性提高;第三代使用集成电路,体积更小、速度更快;第四代

使用大规模集成电路,性能大幅提升;第五代计算机正在发展中,目标是

实现人工智能。

2摩尔定律

摩尔定律指出,集成电路上可容纳的晶体管数目,约每隔18个月便会增加

一倍,性能也将提升一倍。这个定律在过去几十年中推动了计算机技术的

快速发展。但随着技术的进步,摩尔定律正面临挑战。

3未来发展趋势

未来计算机的发展趋势包括:更高的集成度、更快的运算速度、更低的功

耗、更强的并行处理能力以及更智能化的应用。量子计算、生物计算等新

兴技术也可能对未来的计算机产生深远影响。

计算机系统的性能指标

主频、CPI、MIPS、FLOPS

主频是CPU的时钟频率,CPI是每条指令执行所需的时钟周期数,MIPS

是每秒执行的百万条指令数,FLOPS是每秒执行的浮点运算次数。这些

指标可以衡量CPU的运算速度和处理能力,但不能完全代表计算机系统

的整体性能。

响应时间与吞吐率

响应时间是指从用户发出请求到系统给出响应的时间,吞吐率是指单位

时间内系统处理的任务数量。响应时间越短、吞吐率越高,系统的性能

越好。这些指标反映了计算机系统的整体效率和服务能力。

性能评测方法

常用的性能评测方法包括基准测试和模拟测试。基准测试是使用预定义

的测试程序来评估系统的性能,模拟测试是通过建立数学模型来模拟系

统的运行状态。选择合适的评测方法可以更准确地评估系统的性能。

计算机硬件组成

运算器、控制器、输入设备、输出设各部件的功能与联

存储器备系

运算器负责执行算术输入设备负责将外部各个部件之间通过总

和逻辑运算,控制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