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课古代的商路贸易与文化交流说课稿--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3文化交流与传播
学校
授课教师
课时
授课班级
授课地点
教具
课程基本信息
1.课程名称:第9课古代的商路贸易与文化交流
2.教学年级和班级:高二下学期历史统编版选择性必修3,高二年级全体学生
3.授课时间:2023年3月15日
4.教学时数:1课时
核心素养目标
1.提升历史意识:通过学习古代商路贸易与文化交流,引导学生认识历史发展脉络,增强对历史文化成就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2.强化文化理解:培养学生对多元文化的尊重和理解,认识到文化交流在历史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3.增强历史解释能力:引导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古代商路贸易与文化交流的历史背景、过程和影响,提高历史解释能力。
4.培养时空观念:通过地理分布、时间序列等方式,引导学生构建古代商路贸易与文化交流的时空观念。
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重点:
1.古代丝绸之路的路线、商贸往来及文化交流的特点:这是本节课的核心内容,需要学生掌握丝绸之路的地理分布、主要商贸路线以及文化交流的形式和影响。
2.古代商路贸易与文化交流的历史意义:理解丝绸之路在促进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中的重要作用,以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难点:
1.对古代商路贸易与文化交流的时空观念的理解:学生可能难以想象古代商路的漫长和文化的多元性,需要引导学生通过地图和案例来建立时空观念。
2.对古代商路贸易与文化交流的深入分析:学生可能对历史事件的细节和影响缺乏深入理解,需要通过小组讨论和案例分析来提升分析能力。
解决办法:
1.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展示丝绸之路地图和实物图片,帮助学生直观理解商路贸易与文化交流的时空分布。
2.设计小组讨论和案例分析活动,引导学生通过合作学习深入探讨古代商路贸易与文化交流的历史意义。
3.结合历史文献和现代研究成果,引导学生批判性思考,提升历史解释和分析能力。
教学资源准备
1.教材:确保每位学生都有《历史统编版选择性必修3文化交流与传播》教材。
2.辅助材料:准备丝绸之路地图、古代贸易路线图、文化交流实物图片、相关历史纪录片片段等多媒体资源。
3.实验器材:无实验器材需求。
4.教室布置:设置分组讨论区,准备黑板或电子白板用于展示地图和图表,确保教室环境整洁,有利于学生集中注意力。
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环节(5分钟)
1.播放丝绸之路主题歌曲,营造历史氛围。
2.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丝绸之路吗?它有什么重要意义?
3.学生自由发言,教师总结并引出本节课主题:古代的商路贸易与文化交流。
二、讲授新课(20分钟)
1.丝绸之路的路线与商贸往来(10分钟)
-展示丝绸之路地图,讲解其起点、终点和主要路线。
-分析丝绸之路上的主要商贸城市和商品种类。
-强调丝绸之路在促进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中的重要作用。
2.丝绸之路的文化交流(10分钟)
-通过图片和视频展示古代丝绸之路上的文化交流实例。
-讲解佛教、道教、儒家思想等文化在丝绸之路上的传播。
-分析文化交流对东西方文明发展的影响。
三、巩固练习(15分钟)
1.小组讨论:根据所学内容,分组讨论丝绸之路的历史意义。
2.学生代表发言,教师点评并总结。
四、课堂提问(5分钟)
1.提问:丝绸之路在促进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中发挥了哪些作用?
2.学生回答,教师点评并总结。
五、师生互动环节(5分钟)
1.教师提问:同学们,如何理解丝绸之路在文化交流中的地位?
2.学生回答,教师点评并总结。
六、核心素养拓展(5分钟)
1.提问:结合所学,谈谈你对文化交流的认识。
2.学生回答,教师点评并总结。
七、总结与作业布置(5分钟)
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丝绸之路在历史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2.布置作业:阅读教材相关内容,思考丝绸之路对现代文化交流的启示。
教学时间分配:
导入环节:5分钟
讲授新课:20分钟
巩固练习:15分钟
课堂提问:5分钟
师生互动环节:5分钟
核心素养拓展:5分钟
总计:45分钟
学生学习效果
学生学习效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知识掌握: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准确描述丝绸之路的路线、商贸往来和文化交流的特点,理解丝绸之路在历史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2.能力提升:学生在课堂上通过小组讨论、案例分析等方式,提高了历史解释和分析能力,学会了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历史事件。
3.时空观念:学生通过地图和案例,建立了古代商路贸易与文化交流的时空观念,能够理解不同地区、不同时间的历史现象。
4.文化理解:学生认识到文化交流在历史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能够尊重和理解多元文化,增强对历史文化成就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5.创新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