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学急腹症肠梗阻新
第六节肠梗阻
InstestinalObstruction12了解肠梗阻的病因、病理与分类掌握肠梗阻的临床表现与诊断3掌握肠梗阻的非手术治疗的适应症及措施、手术治疗的适应症
定义肠梗阻是肠管内容物不能正常通过肠道,以腹痛、腹胀、呕吐、便闭为临床特征的梗阻性疾病。常见急腹症之一。
解剖生理1、小肠解剖: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特点:活动性大,通过小肠系膜附着于腹后壁,易发生肠扭转。肠壁由外向内:浆膜层,肌层,黏膜下层,黏膜层。血供:肠系膜上动脉,肠系膜下静脉回流入门脉神经:腹腔神经丛,交感兴奋—蠕动减弱,血流收缩;迷走兴奋—蠕动增强,腺体分泌增加,对血管无影响。
解剖生理2、小肠生理:消化和吸收消化:分泌碱性肠液联合胰液、胆汁分解食糜为葡萄糖,氨基酸,脂肪酸等再吸收吸收:水和大量电解质;分泌:各种消化液共8000ml,摄入2000ml水,最终500ml进入结肠;如发生肠梗阻时,导致严重营养不良和水电解质紊乱。
解剖生理3、结肠解剖及生理分段:盲肠,升结肠,横结肠,降结肠,乙状结肠回盲瓣功能:食糜在小肠充分消化吸收;防止结肠内容物反流;
解剖生理3、结肠解剖及生理解剖特点:结肠袋,结肠带,肠脂垂血供:右半结肠—肠系膜上动脉;左半结肠—肠系膜下动脉生理作用:吸收水分和储存大便。
分类肠腔堵塞、肠壁病变、肠管受压神经功能麻痹性和痉挛性肠系膜血管栓塞或血栓形成动力性血运性机械性按病因分类
分类单纯性肠梗阻:仅肠内容物通过受阻,肠管无血运障碍。按肠壁血运情况分类绞窄性肠梗阻:肠腔不通同时伴肠壁血运障碍
分类按肠壁血运情况分类
分类其他分类:按梗阻部位分:(1)高位小肠梗阻:空肠上段(2)低位小肠梗阻:回肠下段(3)结肠梗阻按梗阻程度分:完全性和不完全性按梗阻进程快慢分:急性和慢性
病理生理局部变化:(1)肠蠕动变化:麻痹性肠梗阻机械性肠梗阻(2)肠腔扩张、积气积液:近端肠管扩张,远端肠管萎缩(3)肠壁充血水肿、通透性?:肠腔压力?,静脉回流受阻,通透性增加,渗血渗液(4)肠壁坏死穿孔:血运障碍,缺血坏死
病理生理全身变化休克体液丧失休克多器官功能障碍感染和中毒电解质及酸碱紊乱
临床表现呕痛胀闭症状
临床表现(1)腹痛:多有渐进性阵发性绞痛机械性:阵发性剧烈腹痛,肠音亢进绞窄性:持续性腹痛伴阵发性加剧麻痹性:持续性胀痛,肠音减弱或消失肠型
临床表现(2)呕吐:高位早而频、低位晚而少,绞窄呈血性、结肠晚而罕。(3)腹胀:高位不明显、低位见肠型,麻痹全腹胀、闭襻不对称。(4)肛门停止排便排气:高位和不全者可有少量排气排便,结肠癌梗阻或绞窄者排黏液血便
临床表现体征:(1)全身情况:梗阻晚期失水征:口干、少尿、皮肤弹性↓绞窄性梗阻休克征:四肢发冷、脉搏细速无力、BP↓
临床表现(2)腹部体征:望—腹胀,注意腹形、肠型、肠蠕动波;听—机械性:肠音?、呈高调金属音或气过水音麻痹性:肠音?或消失触—单纯性:不定位轻压痛绞窄性:腹膜刺激征(+)闭襻性:痛性包块肠套叠或蛔虫团:腊肠样或条索状肿物肿瘤:质硬而不平滑的肿块叩—鼓音,绞窄性者可有移动性浊音(3)直肠指检:直肠肿物或指套染血
实验室与其他检查一、实验室检查(1)血液:HGB?、RBC压积?、WBC?等。(2)尿检:尿量?、尿比重?(3)呕吐物及粪便:OB强阳性或大量RBC应疑绞窄(4)生化及血气分析:酸中毒等
实验室与其他检查三、X线检查起病4?6h立位平片检查有助诊断(1)小肠:小肠扩张积气,有阶梯状液平面(2)高位:空肠粘膜相呈“鱼骨刺”状(3)结肠:梗阻以上扩张积气(4)麻痹:大小肠均扩张积气(5)钡灌肠:显示结肠,据形态判断病因
实验室与其他检查X线表现
诊断与鉴别诊断1、明确肠梗阻是否存在(辨病):痛呕胀闭+肠音亢进、失水征+X线2、区别机械性与动力性(辨类型):机械性:有上述典型表现,近端扩张。麻痹性:腹胀明显,胀痛进行性加重、多无阵发性绞痛、肠音减弱或消失,X线示大小肠均胀气。继发于他病。
诊断与鉴别诊断3、单纯性与绞窄性肠梗阻(辨性质):绞窄性肠梗阻指征:(1)腹痛急剧,持续性阵发性加重(2)呕吐早而频,血性呕吐物或血便,腹穿血性液体(3)早期P?、T?、WB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