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心理学模考试题+答案
一、单选题(共79题,每题1分,共79分)
1.目标管理是在1954年由美国哪位著名管理学者首先提出的。()
A、威廉大内
B、德鲁克
C、巴纳德
D、泰罗
正确答案:B
2.他人行为涉及归因者而导致归因的偏差是
A、差
B、对自然现象拟人化的归因偏差
C、涉及个人利益的归因偏差
D、涉及社会地位的归因偏差
正确答案:C
3.强调环境对个人行为和性格起决定作用的个性理论是
A、特质论
B、社会学习论
C、个性类型论
D、心理分析法
正确答案:B
4.下列情形中,能最大提高生产效率的是()
A、群体目标与组织目标不一致,但群体凝聚力较强
B、群体目标与组织目标一致,但群体凝聚力较强
C、群体目标与组织目标一致,但群体凝聚力较弱
D、群体目标与组织目标不一致,但群体凝聚力较弱
正确答案:B
5.根据布雷克管理方格图,下列管理方式中对工作抓的最紧的是()
A、9.2
B、8.4
C、2.8
D、3.7
正确答案:A
6.一种最简单的心理现象是事物的个别属性在人脑中的反映,但它保证了机体与环境的信息平衡,是一切较高级、较复杂的心理现象的基础。这种心理现象称为
A、知觉
B、印象
C、归因
D、感觉
正确答案:D
7.事业部式组织结构形式最突出的特点是集中决策和
A、分散经营
B、多头经营
C、集中经营
D、异地经营
正确答案:A
8.个人之间能面对面地接触和联系的群体是()
A、实属群体
B、大型群体
C、小型群体
D、参照群体
正确答案:C
9.提出人际关系的“PAC”分析模型的是
A、伯恩
B、沙因
C、西蒙
D、李雷
正确答案:A
10.1990年概括出心理契约的构成内容的学者是
A、罗宁
B、艾迪
C、海洛特
D、陆索
正确答案:D
11.性格是一个人比较稳定的对现实的态度与习惯化了的()
A、交往方式
B、生活方式
C、行为方式
D、学习方式
正确答案:C
12.伯恩斯和史托克的组织理论把适应于不同环境的组织结构划分为
A、有机组织与机械组织
B、有机组织与元机组织
C、垂直组织与扁平组织
D、平行组织与垂直组织
正确答案:A
13.韩非在《八经》篇提出:“凡治天下,必因人情。人情者,有好恶,故赏罚可用。”这句话说明了管理理论的哲学基础是
A、人事问题
B、管理问题
C、生产问题
D、人性问题
正确答案:D
14.根据利克特的领导系统理论,决策权在最高领导层,兼用奖励和偶然的处罚激励下属,能够听取下属意见的领导作风是
A、仁慈集权式领导
B、协商民主式领导
C、民主式领导
D、专制集权式领导
正确答案:B
15.人在知觉过程中,不是被动地把知觉对象的特点登记下来,而是以过去的知识经验为依据,力求对它做出某种解释,使其具有一定的意义,并用词标记出来,这体现了知觉的()
A、理解性
B、整体性
C、恒常性
D、选择性
正确答案:A
16.年终考核是何种考核(
A、临时考核
B、长期考核
C、日常考核
D、定期考核
正确答案:B
17.20世纪30年代,管理心理学萌芽的重要标志是()
A、人本管理理论的出现
B、科学管理理论的出现
C、社会关系理论的出现
D、人际关系理论的出现
正确答案:D
18.组织变革的方式很多,其中一种是通过直接改变组织成员的动机和认知、态度和行为,进而改变群众的行为,以提高组织效率。这种方式是
A、组织导向型
B、人员导向型
C、系统导向型
D、技术导向型
正确答案:B
19.谈话法和问卷法属于管理心理学研究方法中的()
A、观察法
B、测验法
C、实验法
D、调查法
正确答案:D
20.按照领导生命周期理论,下属成熟度不同,领导风格也各异。当下属有能力,却不愿意干领导者希望他们做的工作时,领导者应采取低工作一高关系的()
A、说服型领导风格
B、参与型领导风格
C、命令型领导风格
D、授权型领导风格
正确答案:B
21.影响态度改变的团体因素包括信仰、目标、规范和(
A、组织效能
B、领导方式
C、组织形式
D、领导作风
正确答案:C
22.最近或最后获得的信息,对人的社会知觉的影响作用更鲜明、更大,称为()
A、心理定势现象
B、近因效应
C、放大效应
D、首因效应
正确答案:B
23.对某一个体、某一团体或组织在较长的时间里连续进行观察、调查、了解,是管理心理学研究方法中的()
A、实验法
B、个案法
C、调查法
D、观察法
正确答案:B
24.领导权变理论发展予20世纪
A、50年代
B、70年代
C、60年代
D、40年代
正确答案:B
25.在行为科学理论中侧重研究人的需要、动机和激励问题的理论是
A、人性管理理论
B、人类需要理论
C、群体行为理论
D、领导行为理论
正确答案:B
26.提出“理想组织机构模式”的韦伯被人们誉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