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安全生产培训试题答案
一、选择题
1.安全生产管理的目标是减少和控制(),减少和控制(),尽量避免生产过程中由于事故所造成的人身伤害、财产损失、环境污染以及其他损失。
A.危害,事故
B.有害,事故
C.危险,事故
答案:A。危害是指可能造成人员伤害、疾病、财产损失、作业环境破坏或其他损失的根源或状态;事故是造成人员死亡、伤害、职业病、财产损失或其他损失的意外事件。安全生产管理就是要减少和控制危害与事故,以保障人员和财产安全等。
2.下列哪种不属于我国法定的职业病()。
A.尘肺
B.艾滋病
C.噪声聋
答案:B。我国法定职业病包括职业性尘肺病及其他呼吸系统疾病、职业性皮肤病、职业性眼病等十大类132种,尘肺和噪声聋都在法定职业病范围内,而艾滋病目前不在我国法定职业病范畴。
3.使用灭火器扑救火灾时要对准火焰()喷射。
A.上部
B.中部
C.根部
答案:C。对准火焰根部喷射,灭火器的灭火剂才能有效覆盖燃烧物,隔绝空气,阻止燃烧的继续进行,从而达到灭火的目的。如果喷到上部或中部,无法有效扑灭燃烧源。
二、填空题
1.安全色中的红色表示(禁止、停止、消防和危险)的意思。
解释:红色在安全领域具有强烈的警示作用,用来提醒人们禁止某些行为、停止操作以及表示存在危险情况或与消防相关。
2.从业人员发现直接危及人身安全的紧急情况时,有权(停止作业)或者在采取可能的应急措施后撤离作业场所。
解释:这是法律赋予从业人员在紧急情况下保障自身安全的权利,当面临直接危及人身安全的情况时,停止作业或撤离是避免伤亡的重要手段。
3.企业应建立(隐患排查治理)制度,逐渐建立并落实从主要负责人到每位从业人员的隐患排查治理和防控责任制。
解释:隐患排查治理制度能及时发现生产经营活动中的不安全因素,通过落实责任制,确保每个环节都有人负责隐患的排查和治理,从而预防事故发生。
三、判断题
1.为了工作方便,高处作业时可以抛掷工具和材料。(×)
解释:高处作业抛掷工具和材料是非常危险的行为,可能会砸伤下方人员,引发物体打击事故,所以严禁在高处作业时抛掷工具和材料。
2.生产经营单位的从业人员有依法获得安全生产保障的权利,并应当依法履行安全生产方面的义务。(√)
解释:这是《安全生产法》等法律法规明确规定的,从业人员享有获得安全生产保障的权利,如获得安全培训、劳动防护用品等;同时也必须履行相应的义务,如遵守安全规章制度等。
3.只要有了好的设备,就可以避免事故的发生。(×)
解释:好的设备只是安全生产的一个重要因素,但事故的发生往往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还包括人的不安全行为、管理上的缺陷、环境因素等。仅有好设备,若人员操作不当、管理不善等,仍可能发生事故。
四、解答题
1.简述安全生产“三同时”制度的内容。
答:安全生产“三同时”制度是指建设项目的安全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
同时设计要求在建设项目的设计阶段,必须按照有关规定和标准,对安全设施进行设计,确保安全设施的设计符合安全生产的要求;同时施工是指在建设项目施工过程中,安全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进行施工,保证安全设施的施工质量和进度;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是指建设项目竣工后,安全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以保障生产经营活动的安全进行。
2.当发生火灾时,应如何正确逃生?
答:当发生火灾时,可按以下方法正确逃生:
保持冷静,迅速判断火势和逃生方向。不要惊慌失措,盲目乱跑。
用湿毛巾捂住口鼻,低姿前行。因为火灾产生的烟雾中含有大量有毒有害气体,且热空气和烟雾向上走,低姿能减少吸入烟雾和有毒气体。
选择安全的逃生通道。优先使用疏散楼梯,不要乘坐电梯,因为火灾可能会导致电梯故障,使人被困。
如果逃生通道被火势封锁,应迅速退回室内,关闭门窗,用湿布等堵塞门缝,防止烟雾进入,并到窗户边呼救或发出求救信号等待救援。
如果身上着火,不要奔跑,可就地打滚或用厚重衣物压灭火苗。
3.简述从业人员在安全生产方面的主要义务。
答:从业人员在安全生产方面的主要义务包括:
遵守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这是保障安全生产的基本要求,从业人员必须严格按照规定进行作业,不得违规操作。
接受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通过培训,掌握必要的安全生产知识和技能,提高自身的安全意识和防范事故的能力。
正确佩戴和使用劳动防护用品。劳动防护用品是保护从业人员安全与健康的最后一道防线,必须正确佩戴和使用。
发现事故隐患或其他不安全因素及时报告。从业人员在工作中发现事故隐患或不安全因素,应立即向现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或本单位负责人报告,以便及时采取措施消除隐患。